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528章伐蜀大计
  刘封没有想到,陆逊的意见得到了诸葛亮、庞统、杜畿、杜袭、顾邵、韩暨等人的一致同意。
  文臣尚且如此,更别说武将们了。
  也就是太史慈、赵云、贺齐、高顺、贾逵、周瑜等人远在各地,否则恐怕他们会比这些文臣们更为积极踊跃。
  刘封心里也有些明白,当臣子的有立功心总归是一件好事情,而且陆逊、诸葛亮这些人,也不是那种先私后公的性子,可见这件事情还是可行的。
  不过刘封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将诸葛亮、庞统、陆逊等人调了回来,由他们全权策略此次平蜀计划。
  要求是第一隐秘,第二可行,第三是稳健。
  任务交代下去之后,刘封就继续西去,重新开始巡视新建各县。
  等到十二月下旬时,刘封已经抵达襄阳。
  除了会稽南部实在太远,交通不便外,其他丹阳、豫章新建的各县,他大多都走了一回。
  视察相当成功,刘儿营出身的绝大部分官吏都没有被金钱权力所腐蚀,这倒不是这些人个个都是大公无私,而是刘封多管齐下的针对性举措。
  刘封不但早在教育中就教导过这些人,同时也列出了豪强劣绅常用的腐蚀手段。
  刘封采取的针对方法,一是高薪养廉。
  作为后世人,刘封对明朝的官俸制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如此刻薄的俸禄制度只会对贪腐形成助长的效果,而不会有半点正面效果。
  当一个县令连家都养活不起,你指望他不贪腐,有可能吗?
  整个大明朝恐怕也就出了一个海瑞。
  反倒是野猪皮当政的时候,雍正搞的养廉银制度,的的确确是起到了一定的遏制效果。最少这个养廉银制度让原本不想贪腐的官员有了立身的本钱,而不是迫于各种无奈被拖下了水。
  刘封当政以来,徐州全面加薪过两回,每次加薪幅度高达一成,但这一成的增额,其中六成是加在了底层,三成加在了中下层,上层几乎没动。
  而且考虑到货币问题,刘封对势力内范围的官吏准备的是以粮食为主(占一半以上份额),辅以布帛(占两成),食盐(两成),货币(一成)的薪酬组成结构进行发放。
  尽可能的考虑到了粮食涨价,货币贬值的因素,从而使得中下层官吏的生活待遇不降反增。
  因为刘封很清楚,真正最辛苦,最干事的,始终是中下层官吏。
  税收需要他们统计人口,田赋需要他们下乡清丈,只有给他们足够的生活资源,虽然未必能让他们善待百姓,但至少能保证他们做事的动力,以及对上层的顺从了。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性。
  刘封的确给出了诸多好处,提升了官吏的待遇,可同时对贪腐的惩处力度也大大增加。
  不但增强了郡级督邮的巡查权力,而且还鼓励百姓上访,并特地增加了一个职能部门,负责处理相关事务。
  对于贪官污吏,刘封的惩处很是严苛,两千钱以内,退赃罢官罚款,两千钱以上抄家。
  如此严苛的惩治,甚至引来了刘备的关切,但依旧被刘封给顶了回去。
  强大的反腐力度,加上优厚的待遇,再加上对地方豪强的打压和训诫,使得刘封境内的税赋征收力度要远远超过刘备、曹操和袁绍的地盘。若是再算上火耗,那更是甩开他们几条街了。
  多管齐下的后果就是,刘儿营出身的官吏们都深知刘封最恨贪腐,反腐力度又空前的强大,这些人作为刘封的嫡系,上升通道相当宽敞,只要有才华有功劳,就能立刻进入刘封的眼中,随后被擢升提拔,也就犯不着贪那点小钱了。
  倒是一些老牌的士族豪强出身的官吏,反而会栽在这上面。一审之下,十有八九还都觉得自己没有贪腐,这些都只是地方规矩而已,实在是可笑之极。
  一路上,刘封开革了一个县长,下狱了两个县长,一个县尉,另有七名主簿、功曹被抄家,又厘清了一遍地方。
  到了襄阳之后,诸葛亮、庞统、陆逊等人早已经在这里恭候了大半个月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拿出了一份入蜀初稿。
  这份入蜀计划初稿中,确定北守南攻的大方针。其中,太史慈、赵云两部都是不能动的,不但不能动,还要分出部分兵力替换周瑜所部。
  这次入蜀作战的主力,便是蒯越、周瑜、贺齐、高顺以及水军。
  其中水军是重中之重。
  这里就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东汉末年,除了江东和荆州势力外,其他都不怎么重视水军。强如袁绍,麾下的水军别说和荆州、扬州水军交手了,就连益州的刘璋水军都打不过。
  袁绍、曹操普遍不重视水军,自然也就不会注意刘封麾下水军的动向。
  比起水军,他们无疑更重视太史慈、赵云、贾逵等军,细作探报也多往这几处地方扎堆,这两年里,已经被刘封逮到了十几次,人数也多达四五十人。
  这次出兵,以诸葛亮、陆逊、庞统计算,最少需要动用六部水军,要是能够更多,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其中半数走长江,另外半数走南面水系。
  长江就很简单了,就是自巫县出发,一路朔江而上,不断攻拔据点即可。
  这一路可不好走,沿途关隘据点无数。
  仅仅是长江上,就有鱼复、朐忍、临江、平都、黄石、枳城、江州等关隘重镇。
  除此以外,进入蜀中汉水后,尚有垫江、安汉、德阳、广汉、涪城为阻。
  若是走湔水的话,一样也有符节、江阳、汉安、资中、牛鞞等地为阻。
  这些县邑、关隘尽数都在江边,因此水军乃是重中之重。
  而且因为长江三峡的缘故,逆水而上时,大船很难行进,尤其是楼船,那更是不能成行。
  因此,艨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结实厚重的艨艟,吨位又不算大,可又能同时承载二十至五十人,显然极为适应此次行动。
  刘封看罢计划书后,觉得诸葛亮、陆逊、庞统等人的思路是正确的。
  想要入蜀,必须依托河流进军,否则那恐怖的山区就足以给后勤制造出噩梦一般的难度。
  但缺点也有,那就是操之过急了。
  这也不怪他们,先前自己也曾提过要求,必须要尽可能的封锁消息,不让北面知道。
  最好的封锁消息的手段不是封锁本身,而是迅速解决战斗。
  若是能够半年内解决益州问题,那根本就无须封锁消息了,这就是速战速决的高价值所在。
  当然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益州本土势力集体倒戈自己,就像东晋桓温伐蜀时,成汉皇帝丧失民心,蜀中各地豪强势力派人物居然悉数袖手旁观。
  桓温的水军自江陵出发,居然长驱直入,不受任何阻挠的进军到了犍为郡,然后在成都西南面按部就班的登陆,决战的对手也仅仅是成都的成汉禁军。
  要是没这好运气,别说半年时间了,恐怕两年内能够拿下益州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刘封思考之后,抬手修改起计划来。
  “伐蜀大计,当分为四个阶段。”
  刘封习惯性的在悬挂起来的地图上演示起来。
  “第一阶段,以交州蒯先生全权负责,主力为贺齐的山越新军和高顺所部,再配以薛州、郑宝以及交州水军。”
  刘封在交趾、苍梧和榆林三郡点了点:“此阶段大军可兵分两路,一路以温水(即后世珠江)为依托,沿温水一路西行,至益州郡北上。”
  这里的益州郡是郡国,隶属于益州之下的,并非是益州。
  益州郡的位置在滇池附近,郡治所在的滇池就是后世云南晋宁附近。
  这条路相当成熟,水量充沛,十分利于大军行动。
  几十年后,霍弋就是从这里沿着温水(珠江),发大军数万兵马一路东行,攻入交州的。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条道路的通畅和稳定,刘封没有理由不用它。
  “拿下益州郡后,又可以依托涂水北上,进攻犍为郡。涂水汇入长江,此时顺江而下,即可抵达僰道。”
  刘封点了点僰道所在的位置,这里可是岷江与长江的汇合之地,从这里拐入岷江,经重镇南安,即可直抵犍为郡郡治武阳。而武阳距离成都的直线距离不到一百里地,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出了山区,都是大片的平原和浅丘地带,根本无险可守。
  “另外一路,则由交趾出发,沿西随水(后世红河)为依托,一路西北而行,至仆水段转入即水,然后行至秦臧县,走陆路与温水(珠江)军会师。这一路乃是辅路,分散后勤压力,在增加一条可靠的后勤线路的同时,也增加了后勤补给。”
  听着刘封的侃侃而谈,看着他所做出的细致安排,诸葛亮、陆逊、庞统三人忍不住生出了同一个疑惑。
  难道真就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吗?
  如果没有,那刘封又该如何解释?
  一个北地少年郎,席卷整个东南三州不算,甚至还对益州了如指掌。
  恐怕别说是刘璋父子了,就是蜀地名门士族,豪强大家中的精英子弟,对益州都没刘封这般了解吧?
  随着疑问带来的则是恐惧。
  对于人类来说,最恐惧的事物永远都是未知。
  如今刘封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对于聪慧机敏的诸葛亮三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未知。
  好在这个未知之人是自家主公,而且还是胸襟宽广,用人以诚的明君,这无疑又缓解了他们心中的负面情绪。
  刘封对此并无察觉,只是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交州这一方面诸军事,我意全权交由蒯先生负责,幕府中枢不予制衡,也没有战略配合的要求。”
  南北相距何止千里之遥?
  又都是崎岖山地,在如今没有电话电报的时代想要打出配合,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与其如此,不如指望各自发挥,就当是单路平蜀的,即便配合不上,也不至于因为等待而错失良机,更不会因为一路失期而导致战败。
  况且万一阴差阳错的真配合上了,反倒是天降意外之喜了。
  事实上刘封打的主意就是多路伐蜀。
  每一路都有独立伐蜀的实力,而且刘封还很肯定,以刘璋的才能、处境和性格,是绝对不可能做出集结兵力,迎击一路的。
  刘璋很大概率会分兵固守,剩下的小概率则是集结兵力困守成都。
  不论刘璋如何去做,都已在刘封的掌握之中。
  若是他能集合精锐,誓死一战,那可能还会有些许的胜算。
  若是真被刘封算中,分兵拒收,固守成都,那就更是九死一生,唯一的一生,还是托了蜀中地形实在太过险要的福。
  当然,刘封可以将一线指挥权全权下放给蒯越也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就像南征交州时那样,这并非是刘封无脑信任蒯越。
  如今蒯越被调离了荆州老家,宗族子弟尽数都在刘封的身边和治下,而他却是形同孤身一人,又远在交州,麾下虽有十万大军,可分属的军主几乎全是刘封亲信。
  不提诸葛亮、庞统、陆逊等人,就是贺齐、高顺、薛州、郑宝、魏延、黄忠、文聘、廖化等等诸将领,又有哪个会支持蒯越造反?
  这就是刘封无条件下放权柄给蒯越的底气所在。
  而且刘封不但要放权,还不会给蒯越时间压力,不设期限。
  中路长江军可预做准备,至于何时动兵,还得看交州军的进展。
  目前刘封有两种打算,第一种打算是等到蒯越在益州郡站稳脚跟,开始进攻犍为郡属国时,中路长江军便可以开始行动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路军根本无需理会两岸的威胁,长驱直入,直奔僰道而去,哪怕后路被切断,也不用担心补给问题。
  第二种则是提早发动,沿江攻击过去,一座一座的拔除后顾之忧。
  这样行动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起刘璋的兵力,实际上减轻交州军的压力,不过这部分削减并不会太大,毕竟刘璋对西南郡国的掌控力也就那样,撑死了最多也就是调走数千兵马而已。
  (本章完)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