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386章 中世纪金融业
  纵然再以每年6%的利息,累计到负债上,可由于早期工场少的时候,负债并不多,第一年的利息仅6货币单位。
  直到后期,工场数量多的时候,加上历年来的欠款,利息才会相对高起来。
  但只要经济的雪球还在滚,那么那点利息便不值一提。
  按照年息4%计算,第十年底总负债,大约在3030货币,若是年息6%,也无非是3295左右的货币。
  再怎么算,在这个简单经济模型中,235座工场也只需3年时间,就能将负债清空。
  这个模型当然是有问题的,现实中投资建工场,根本不会有这么理想的状况,反倒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不过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指导实践,更何况盖里斯判断耶路撒冷王国,在完成对埃及的统合之前,以这百万不到的人口规模,还不足以填满地中海一圈的商品需求。
  而若想能高效统合埃及,又必然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这倒没什么好说的。
  作为绝对的先发国家,还有着无穷的市场,等到耶路撒冷去开拓。
  在这个过程中,德尔菲诺家族就参与了王国金融业的早期构架。
  并且德尔菲诺家族并非单纯的将自己的钱砸入金融市场,而是在盖里斯的建议下,于威尼斯本土设立了集资机构。
  通过向威尼斯人集资的方式,德尔菲诺家族在过去10年里,在耶路撒冷的投资一直维持了一个2-5倍的杠杆率。
  大批量来自威尼斯的热钱,跨过上千公里的海洋,涌入了耶路撒冷。
  这放在现如今这个时代,无疑是超前以及骇人的。
  所谓杠杆是指通过借贷资金来扩大投资规模的策略。
  简单说,就是借钱投资,赚钱是几倍几倍的赚,亏钱也是几倍的亏。
  只要耶路撒冷王国,这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被打断,王国倒是不会怎么样,可作为其中的中间人,德尔菲诺家族会是什么下场,那就一言难尽了。
  一旦出现泡沫崩盘,威尼斯人或许会把德尔菲诺家族生吞活剥吧……
  不过,好在,过去十年里,王国倒是不曾辜负德尔菲诺家族,因此他们的资产总数,总计翻了三倍。
  这比起后世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吹嘘的10%年利率,还要高上一些,达到了快12%。
  如此稳定而高效的财富增值效率,就算是在威尼斯本土,现如今的德尔菲诺家族也是响当当中的响当当了。
  ……
  在众多政体中,威尼斯毋庸置疑是相当古老的那一批。
  威尼斯人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抛开各种神话的描绘,这个事首先要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亚得里亚海北部的土地被叫做威尼提亚,在当时,大量的河水携带泥沙冲入海洋,形成了沙洲,围绕着大陆出现潟湖。
  这些沙洲、小岛,不少都是当时罗马有钱人的消暑之地。
  随着泥沙的渐多,新的陆地变得开始能让人长期居住。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西罗马进入了崩溃。
  568年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迫使着周边的的居民,不得不大量移民到这些沙洲上避难。
  这使得在西罗马崩溃之后,威尼提亚的沿海部分,并没有同其他地区一样,陷入蛮族统治,而是依旧听命于君士坦丁堡委派的罗马官员。
  这些难民,遍布整个潟湖区。
  但并非整个潟湖区都被称为威尼斯,当时的难民主要居住在基奥贾和卡瓦尔泽雷,只有靠近沙洲中心的马拉莫科,才被后世称为威尼斯。
  而随着东罗马帝国权威的日渐衰退,威尼斯人也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在这之后漫长的数百年历史,便是威尼斯人如何在亚德里亚海纵横,建立自身商业霸权的历史。
  但直到12世纪时期,威尼斯人才敢说自己统治了亚得里亚海,正式在整个欧陆版图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毕竟,潟湖除去咸鱼与盐外并无什么产出,而光吃咸鱼与盐,可没法过日子,也不足以供养威尼斯人如此规模的人口。
  商业贸易,以及手工业生产,成了威尼斯人维系自己存在的重要手段。
  其是如此依赖于商业,以至于形成了一套与当时封建体系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秩序、以及城市道德。
  甚至于可以这么说,每当教皇试图干涉威尼斯人的时候,都要被回一句“我威尼斯自有国情在此”。
  拿“威尼斯人老习惯”来说,这指的就是他们从担保良好的贷款中,会抽取20%作为利息。
  而等到12世纪,教会全面禁止有息借贷的时候。
  威尼斯法院表示,只要利率不超过8%,那么一切好说,即便教会抨击这还是高利贷,但威尼斯人也懒得搭理。
  换句话说,就是教皇好心办好事,让威尼斯金融市场愈发正规化。
  有着相对于全球,都堪称领先的金融体系,威尼斯人在商业贸易上,表现出独有的高效以及冷酷。
  当然,德尔菲诺家的成功,还是让许多威尼斯人所料不及。
  拿科尔纳来说,作为一个商业贵族家族的掌舵人,他在10年前,就听闻耶路撒冷王国的重建了。
  但那时候的他,并不觉得这会非常深刻的影响威尼斯。
  毕竟,这年代的商品产出,基本上是恒定且不变的。
  在耶路撒冷王国没有扩大自身领土的情况下,他们也只是一个中间商,就算自己能产出一些东方商品,那不会太多。
  那么纵然加大对耶路撒冷的投资,想来也不会再得到更多的回报。
  但事实,却给了科尔纳一巴掌。
  各种层出不穷的全新生产技术,以及先前未曾想过的生产模式,在短短10年里,推动耶路撒冷王国,完成从一个单纯的抽丝绸之路过路税国家,向商品生产国的转变。
  原先,威尼斯市场上的东方贸易品,仅仅只有8%产自耶路撒冷本土,现如今这个比例,已经扩展到30%了。
  如此迅猛,自然让科尔纳后悔不已。
  但这一步错、就是步步错,现如今再想掺和进耶路撒冷的生意,就没那么轻松了。
  不过,好在他一直都关注着耶路撒冷的局势,跟在德尔菲诺家族后面,还是赚了一些余钱的。
  加上从威尼斯通往提尔港的商船,都会及时带来那边的新闻报纸,因此科尔纳就了解到了最新的大新闻——耶路撒冷向埃及宣战。
  这个消息对威尼斯的冲击,是许多人所料不及的。
  当科尔纳带着自己儿子,来到里阿尔托教堂门廊的时候,便看见,至少有二三十人,手中正拿着借据,要求德尔菲诺家在这里的代理人,将德尔菲诺家向他们借的钱提前结清。
  “我们可不是这些年常与商人打交道的乡下佃农!我手中这张契约,是你们德尔菲诺亲笔签下的白纸黑字。你们借了五百格罗索!若我这笔钱烂在圣地,我去何处找你们赔偿?”
  虽然说后世,都称圣殿骑士团是银行业的鼻祖。
  但确切来说,圣殿骑士团更接近一个跨国大型金融机构的鼻祖,而非单纯意义上银行的鼻祖。
  拿威尼斯人来说,他们的银行确切而言,被称呼为转账划拨银行。
  这种银行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发放贷款,而是替客户付款。
  简单说就是,很多威尼斯人家的钱太多了,而且钱币成色参差不齐,不如直接存到某位信誉良好的银行家的账本上。
  而这些银行家并不是说真的有一个银行,他们许多人都是直接在里阿尔托教堂门廊的长椅上,摊开一本巨大的账本。
  当客户们亲自到来的时候,按照客户的口头指示,将客户的钱划拨到另一位客户的户头上。
  由于威尼斯人的类似业务,全部都在里阿尔托桥附近,因此这批银行家其实相互之间都是熟人。
  想进行“跨行”转账,也并不麻烦,且几乎能覆盖到威尼斯所有的商业行为。
  同时这些银行家,并没有自己的保险箱,那些真实的货币,其实是放在一旁国家财务官的府邸里,放在一个共用的仓库里,紧挨着这些银行家的摊位。
  这种方式,在银行家信誉良好的情况下,又或者威尼斯“国库”有着充足资金的情况下,不得不说是相当高效。
  但、现如今,“国库”真的有充足资金吗?
  理论上,传统的威尼斯银行家,是不能去放贷,不能容许透支账户的。
  可德尔菲诺家族却是实实在在的借了许多钱,将之转移去了耶路撒冷。
  现如今耶路撒冷面对战争危机,不少德尔菲诺家族的债主,担心德尔菲诺家族在耶路撒冷的投资竹篮打水一场空,便迫不及待的来到这里,要求德尔菲诺家族提前偿还欠款了。
  由于这并非是储蓄,因此德尔菲诺家族的代理人,是直接义正言辞的拒绝这些人的要求。
  “先生们,请听我说。你们这并不是不是储蓄,而是投机性借款。这些资本是以利益共享为前提投入到海外企业与王国事务之中——”
  那位代理人,话还没说完,就又进入一轮的争吵。
  在这个场景下,科尔纳向带着一丝考究的意味,向自己儿子询问道: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费德里科,一名十多岁的年轻人,听到自己父亲询问后,皱了皱眉头。然后没多久,就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我们应该收购这些人手中的债券。”
  对于自己儿子的回答,科尔纳没急着认同或否定,而是继续问道:“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作为目前德尔菲诺家族最大的债主,在现在这个关头,我们做出任何决定,都会影响到其他所有债主的想法。”
  “父亲,我知道你刚刚有在考虑,要不要先继续打压一波这批债务的价格,然后再去购买。但德尔菲诺家族可不是借了一点钱,而是借了非常多钱!”
  “虽然说,从法律上,这批债务并没有到兑换期限,德尔菲诺家族大可不必去偿还,但法官本人说不准也是德尔菲诺家族的债主,万一您这边营造的恐慌太大,直接失控,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到时候,德尔菲诺家族直接跑去耶路撒冷,再也不回威尼斯,我们所有的投资,就彻底清空。”
  听着自己儿子的话,科尔纳点了点头,还是挺满意的。
  毕竟他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可做不到如此冷静,直接分析出利弊。
  但科尔纳觉得自己儿子还是保守了一点。
  于是他说道:“你有一点说错了,我刚刚想的并不是打压这批债务的价格,而是在想我要开出多少张汇票,才能将这些债务全部打包入手。”
  提到汇票的时候,费德里科看向自己父亲的眼神多了一丝惊愕,他之前怎么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居然也是一只赌狗。
  中世纪各项法律都禁止高利贷的存在,即便是威尼斯也将利率压到8%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息并不是很高,因此大家彼此之间借钱的热情,其实是相对有限的。
  可几乎所有成功的商人,面对转瞬即逝商机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选择加大投资。
  纵然这需要他们付出更高昂的代价,他们依旧乐此不疲。
  一种中世纪金融手段,在这个时候,也就被玩出来了——汇票。
  汇票本质上就是异地结算。
  科尔纳同布鲁日之间的商人关系良好,因此他可以开出一张汇票,凭借着这张汇票,任何人都可以到布鲁日去结算。
  他将这张汇票卖给某个威尼斯本地人,就能得到现金。
  而那个威尼斯人,就会让人把汇票送去布鲁日进行结算。
  当布鲁日的合伙人收到这张汇票的时候,又会开出一张让科尔纳结算的汇票将之销售,从而支付科尔纳开出的汇票,
  等到布鲁日的合伙人开出的汇票,抵达威尼斯的时候,科尔纳不得不付出,更加昂贵的的费用,支付合伙人开出的汇票。
  从威尼斯到布鲁日,来回总计120天。
  换句话说,这是以120天为周期的短期高利贷。
  “父亲……这……”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