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28章晋王扮猪吃老虎,打了鸡血的李泰!
  “稚奴。”
  “你这是做什么?”
  晋王府中,长孙无忌充满了压迫感的目光落在李治身上,大声质问道。
  “是啊,殿下。”
  “东宫提出来的建议,您为何要同意。”
  “原本只是东宫和吴王一方,只要我们与魏王不同意,陛下自然不会允准。”
  此时此刻,褚遂良同样也感到很无语。
  关陇门阀只知道他们支持晋王上位,却不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晋王自作主张。
  这样一站出来,就像是太子、吴王、晋王三方逼宫,魏王党羽反而做出了最符合他们利益的选择。
  总而言之,他们这些人平白给太子助力,一点好处没落到,等于白打工。
  “舅父。”
  一如往常,李治小脸依旧一副怯懦模样,弱弱道:“我娶亲那日是嫂嫂在张罗,我”
  ‘唉!!!’
  见状,长孙无忌、褚遂良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这倒霉孩子纯粹就是想帮一把东宫还人情。
  “稚奴。”
  看着李治,长孙无忌苦口婆心道:“你是晋王,你是陛下嫡子。”
  “普天之下有资格坐上那张皇位的除了太子、魏王,就只有你了。”
  “太子行事癫狂不羁,魏王迂腐,受山东士族摆布,他们上位,那这天下还有希望吗?”
  “唯一的希望就在你身上,这次就算了,下次你要做什么,提前跟我商量。”
  “还望殿下多听赵国公之言。”
  褚遂良直接帮腔,完全没有将李治看作是一个成人,一个亲王、皇子。
  “舅父。”
  “我错了,我下一次不会了。”
  李治有些自责的低下了头。
  “天也不早了。”
  “我和登善须得去应对诸王回京之事。”
  “就此告辞。”
  说话间,长孙无忌完全没有等李治回答,径直同褚遂良走出了晋王府。
  “殿下。”
  “他们怎么敢?”
  注视着二人远去的身影,晋王司马李敬玄义愤填膺。
  “呵呵!”
  李治抬起头,俊雅的面庞上不负方才怯懦,有得只是沉稳和坚毅,柔和的眼眸中彷佛星空般幽暗深邃,让人根本分不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
  “赵国公、长史越来越不把殿下放在眼里。”
  “看来,关陇门阀的力量已经开始有所转变,他们急了”
  “殿下猜的不错,有些人正在下注,有些人还在观望,朝局的变化与天下情势息息相关。”
  “太子看似游离在外,实则东宫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平灭薛延陀,收草原为己用,只此一条便足以让太子名留青史,盖压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
  “于大唐而言,边疆将领、朝中文臣何尝对太子不是崇敬有加。”
  角落处走出来的李义府始终一副阴恻恻的表情,如同隐匿在阴影中的毒蛇一般伺机而动。
  “这才哪到哪。”
  回到了正殿主位上,李治神态悠闲的端起一杯清茶,笑着说道:“赵国公、褚先生以为本王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打着本王的旗号拉拢朝臣,聚集关陇门阀之人。”
  “殊不知,没了本王这个由头,这满朝文武有几人会听从他们的话。”
  “夺嫡之争,本王是文德皇后亲出嫡子,可不只是一个令人摆布的傀儡。”
  “殿下。”
  李敬玄、李义府不由得望着李治。
  “若本王今日不站出来,大兄何以知晓我和四兄并非一类人。”
  “尽管大兄迟迟未曾露面,但这长安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曾脱离他的控制。”
  “东宫的动作难道只是偶然,本王不这么认为。”
  微微一笑,李治展露出了一名帝王之子的气度和谋略,似幼龙般啼鸣。
  “臣赞同殿下之言。”
  李义府拱手说道:“朝堂所谓的夺嫡之争只是一个遮掩幌子,太子与陛下较量,这才是事实。”
  “吴王为何出现在殿上,一度逼得魏王束手无策,以至于殿下才会出现。”
  “山东士族、关陇门阀、江南士族,这便是三颗棋子,天下庶族同样是一颗棋子。”
  “就目前来看,陛下以山东士族、关陇门阀为棋子,太子以江南士族、天下庶族为棋子,二者无所谓谁占据上风,只是太子完全看穿了陛下的手段,径直跳出了这方棋盘。”
  “与其说陛下失去了分寸,倒不如说是太子把世家门阀全部算计在了其中。”
  “这一点从江陵萧氏三方下注来看,足可见太子英明决断。”
  “殿下,江陵萧氏嫡女”
  李敬玄有些拿不准。
  “要,为何不要?”
  “江陵萧氏可是兰陵萧氏主支,单单有关陇门阀的支持,本王还不足以站稳脚跟。”
  “他们若是进来了,那该着急的反倒是赵国公、褚先生。”
  耸了耸肩,李治故作调侃的说了句。
  “殿下睿智。”
  李义府、李敬玄对视了一眼,显然是赞同李治这一行为。
  为君者自然不能为臣下所摆布,关陇门阀又如何,要不是晋王羽翼未丰,何至于一直以孱弱面貌示人,引入另一股支持势力恰恰是维持平衡的最佳手段。
  “司马。”
  “本王叮嘱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就在这时,李治询问了声。
  “禀殿下。”
  晋王司马李敬玄表情一肃,正色道:“依唐制,亲王傅一人,从三品;谘议参军一人,正五品上;友一人,从五品下;文学二人,从六品上;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从七品上。”
  “亲王傅掌傅相赞导,谘议訏谋左右,友陪侍规讽,文学雠校典籍,侍从文章,祭酒接对宾客。”
  “臣已知会吏部,迁御史中丞刘祥道为谘议参军,举弘文馆直学士上官仪为晋王友,举安德县男高昱、裴宣机为晋王文学,明经及第士子裴炎为东阁祭酒,汾阴县男薛元超为西阁祭酒。”
  “大善。”
  这些人里面,李治听过名字的并不多,只有高昱、裴宣机、薛元超,这三人分别是高熲的儿子、裴炬的儿子,还有薛道衡的孙子,这都是前隋乃至大唐的名臣。
  “殿下。”
  “关于王府典军。”
  “臣举荐并州参军张文瓘、中书舍人高季辅。”
  “哦?”
  挑了挑眉,李治来了一些兴致。
  玄武门之变后,皇帝对于亲王、郡王多有限制,不似此前那般开府建衙,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朝廷。
  像王府长史,从四品上;司马,从四品下;掾,正六品上;属,正六品上;主簿。从六品上;史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从六品上。
  还有录事一人,从九品上;功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七品上;参军事二人,正八品下;行参军四人,从八品;典签二人,从八品下。
  这些都需要吏部遴选,而后由尚书省递交至御前,皇帝亲自允准方能确认的王府属官。
  除了晋王司马李敬玄、随扈李义府之外,晋王府属官都是长史褚遂良同长孙无忌商榷之后任用的官吏,这也是李治为什么一定要任用一批自己人的原因所在。
  “殿下。”
  “张文瓘乃是西汉留侯后裔,治书侍御史张文琮胞弟,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补任并州参军,屡受英国公称赞,知兵理政,颇具才德。”
  “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年少时勤奋好学,精通武艺,以孝母闻名,前隋末年曾纠集数千人,参加瓦岗军,武德元年归顺大唐,先为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贞观元年擢为监察御史,因其弹劾大臣,不畏权贵,陛下迁其为中书舍人。”
  李义府对于这两人知之甚详,补充道。
  “好。”
  李治听得眼睛直放光,一个张良后裔,一个事母至孝,二人都文武兼备,有他们二人任王府典军,晋王府的护卫力量就不用担心了。
  “殿下。”
  “还有两名从五品上的副典军,十六名执仗亲事,十六名执乘亲事。”
  “臣以为从军中挑选身家清白之人为最佳。”
  李敬玄补充了几句话。
  “言之有理。”
  小手摆了摆,李治直接放权:“王府副典军人手,由你挑选。”
  “至于执仗亲事、执乘亲事及三百三十三名亲事,待张文瓘、高季辅到任后,交由他们负责。”
  “届时再行报之兵部,一应甲胄兵刃、粮饷均由朝廷负担。”
  他这个晋王拢共一千户食邑,素日里做什么事都得抠抠搜搜,远不及李泰、李恪身家厚实,像这些朝廷在册的王府官员、护卫,自然不能自己来养。
  “是。”
  李敬轩立即应声,连忙记下了人名。
  “义府兄。”
  “我记得你是贞观八年被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表荐为门下省典仪,后又得到刘洎、马周的举荐,改任监察御史,这才成为了本王的随扈。”
  “可愿入王府任职?”
  突然间,李治看着李义府,问了声。
  李义府真正的官职应是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然后又领了亲王随扈这份散职俸禄。
  “殿下。”
  “臣任亲王傅,还不够格吧。”
  微微一怔,李义府有些犹豫的回道。
  亲王傅可是从三品下的官职,比之从四品上的王府长史还有高出整整三个职衔。
  别说他只是一个监察御史,就算是御史中丞恐怕都不够格。
  “嗐!!!”
  迎着他的目光,李治摇了摇头,解释道:“从贞观年间起,朝廷再没有任命过亲王傅一职。”
  “不过,东宫有太子洗马一职,主要掌管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为正五品上。”
  “本王亦可向父皇要一恩典,设晋王洗马一职,司掌晋王府一应典藏书籍。”
  “多谢殿下。”
  李义府心神一动,连忙行了一礼。
  正五品上的晋王洗马,品阶只在晋王长史、晋王司马之下,不可谓不权重。
  更重要的是晋王李治愿意为了他去找皇帝,新设立这样一个王府官职,他又怎能不感动呢!
  “好。”
  “那就这么定了。”
  面带微笑,李治结束了这场王府夜谈。
  同一时间,魏王府陷入了欢声笑语中。
  “哈哈哈哈!”
  身形臃肿的李泰端坐上首,开怀大笑:“尚书左丞今日此举可谓是妙极!”
  “东宫苦心孤诣算计如此之多的都督府,到头来不过是为本王做嫁衣。”
  “纵然太子有四大都督府在手,那又如何,不过是十万人。”
  “关内道府兵26万,本王只需要掌握了长安,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这十万人拦在外面。”
  “殿下所言极是。”
  杜楚客、韦挺、刘洎、苏勖等人同样笑意盎然。
  “殿下。”
  秘书少监萧德言忍不住开口道:“蒲州刺史、商州刺史已经换成了我们的人。”
  “要不了多久,两州府兵就完全被我们控制,进出中原、江南的要道牢牢把控在我们手上。”
  “只是这样一来,委屈了河东郡王。”
  ‘欣儿!’
  摆了摆手,李泰不在意道:“无妨,回来就回来吧。”
  “左武卫将军离开长安已有三月之久,太子仍然没有消息,这未免让人怀疑。”
  魏王府功曹参军谢偃出言道。
  ‘咯噔!’
  在场其它人脸色微变,李君羡可是百骑司统领,他的下落不明可不是一件小事。
  “诸位多虑了。”
  谁知,魏王李泰完全不在乎,嘲讽道:“孤的大兄喜爱突厥玩意,成日里在东宫着胡服,习胡舞,此前就被父皇多次训斥,这一出了长安,来到草原,难免故态重发。”
  “浩瀚广阔的天地间有太多他能玩的东西了,他还不得玩个高兴。”
  “李君羡手中又没有父皇的诏书,不过是口头言语,怎么奈何的了他?”
  “呃呃!”
  顿时,在场众人都回过神来,不禁觉得魏王言之有理。
  “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抓紧准备,我们的命已经捆在了一起。”
  “还望诸位通力合作,支持本王上位。”
  “他日,本王若登九五,必不负诸位。”
  魏王李泰赫然起身,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大有效仿李世民之举的前兆。
  “请殿下放心。”
  “臣等一定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在场群臣齐齐出声,一个个脸上充满了热情。
  (本章完)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他的视线(西幻1v1)

新叶喵

万国之国

九鱼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楚执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

冰糖大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