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人选(求月票!)
下了雨后,雨水顺着石瓦的屋顶不断滴落,市场里的街道也东一滩水,西一滩水。
但神奇的是地上没有菜叶子。
偶尔有,也会被凑重量的卖菜人捡起来,甚至因为重量不够,还有菜农故意往塑料袋里泼点水~
市场俏,就是群魔乱舞。
但确实不愁卖。
阻碍陈家志回家速度的不是卖得不够快,而是一个个小单子的分装。
他也想全是和尚、陈泽、老吴那样的大单,钱多事少又干净利落。
但市场上像377那样由一个个小单组成的采购、以及各种零售摊贩才是主力。
大单可遇不可求,而且还有丢失的可能,这世上本来就是普通人居多。
市场外一片漆黑,批发市场的灯光在黑夜里很耀眼。
墙角再次安静了下来,蔬菜全都清空了。
戚永锋也去送最后一趟货,易定干三人则买肉菜去了。
陈家志倚靠在三轮车上,手拿笔记本和笔粗略的算起了今天的收入。
密密麻麻的小单不断汇总,最终相加。
一共961斤菜心,11斤丝瓜,9斤苦瓜,收入了3200元。
比昨天少了1400块。
但依然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收入,原本空了的挎包也再次塞满了钞票。
算了收入后,他又盘算起了地里剩余的菜。
他给自己点了一支烟,一边思索,一边看着巷道里的水渍~
要想确保能一直续上,过两天得减缓一下收菜的速度。
这时,戚永锋也送完最后一批菜回来,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陈家志注意到了。
等戚永锋走近后,他也给戚永锋发了支烟,两人靠在三轮车上等其他人回来。
陈家志说:“永锋,是不是觉得还是自己干爽一些?
现在蔬菜价格这么好,一天随便出七八十斤,就有两百多块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可比打工强多了。”
戚永锋吐出一团烟雾,没想到陈家志直接说出了他内心所想。
“要说没有眼红,肯定是假的,但我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种不出菜,价格再好都是枉然,还得一天担心受怕。
给志哥你做事就不同了,每个月都是稳定收入。”
陈家志:“嗯,你能这样想最好,但你要再想出来自己做,我也支持。”
戚永锋讶然了一瞬:“我感觉自己技术还不成熟,现在还没这种想法,多跟着你学两年吧。”
陈家志:“放心,以后等你技术成熟了也一样,想出去单干我也支持。”
戚永锋这下是真惊讶了,平时在地里的时候,陈家志可没有藏私。
“谢谢,志哥。”
两人就这么抽着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戚永锋知道陈家志每天卖了多少钱,也知道易定干几人的收入。
见识了一天收入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还都是同乡的菜农,还想让他安稳的打工种菜赚一个月才几百块的工资,很难很难。
种菜门槛很低。
只要肯下苦力,再摸索一两年,吃点亏,也就基本入门了,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再然后就是积累经验,个人造化~
能坚持个十几二几年,胆子大一点,再搭上时代的顺风车,一辈子下来也还算将就。
运气再稍微好一点,或者是肯钻研、肯学习,还会更上一层楼。
只是确实很辛苦。
一般人坚持不下来。
但更多的人是没有胆子出来单干,即使出来了也做不大,一直围绕着三五亩地打转。
卖菜也摸不着门路。
即使十几年后都还有菜农去学个驾照都不敢。
一是又要种菜又要卖菜怕辛苦,二是怕投入,驾照和买车都要钱,只能长期被中间贩子吸血~
被吸血到哪种程度呢?
因为完全不了解市场行情,市场上菜心可能卖3块每斤,但到地里收购的菜贩子只给菜农1块每斤。
甚至还有芥兰卖七八块一斤,但菜贩子欺骗菜农说烂市,只给八毛一斤的情况~
这不是他夸张。
因为这个被吸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和易定干、郭满仓说说笑笑回来的李明坤。
他足足被中间商吸血了两年~
当时他们几个都回了蓉城,陈家志和易定干在城北,很多人都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但那会儿成华大道还是农田。
而李明坤一家人在城南。
那几年菜心等粤菜在川省没那么普及,一般只有酒楼酒店才会用。
所以只能去城里几个大型批发市场卖菜。
易定干让他儿子易龙去学了驾照,买了面包车;
陈家志当时在老家才起了新房,没那么多钱,只能搞了辆三轮车;
只有李明坤找了中间商,一开始还好,但时间一久,李明坤就被耍得团团转~
一直到三家人因老家有老人去逝,都回去聚在一起聊天后,才揭开迷雾。
而这时已经过去了两年~
陈家志和李秀两个人种菜,早已换了面包车,都在计划着买第一套房了。
而李明坤家里人手更多,他和白燕、儿子儿媳一共四个人种菜,还有老的帮忙做饭洗衣服,但种了两年菜,连买面包车的钱都拿不出。
就离谱到家了。
李明坤和白燕当时被气得气血上涌~
随后才一脚把中间商踢了。
咬牙让他儿子李俊去学车,又找陈家志借钱去买了面包车,至此才走上正道~
所以,陈家志不担心戚永锋出来单干。
也不担心李明坤等人挣了钱以后,一直单干下去,这些人还有很多弯路没走呢。
现在能挣着钱,很大程度是沾了他陈家志的光。
何况差距在不断拉大中。
等他离开东乡菜场,几人没了能模仿的对象,混不混得下去都还很难说。
混得下去,短期内做大的可能也很低。
未来只要他给几人提供的收入,远高于他们单干,并且管理也相对自己干更轻松,还是有把握把几个人拉过来。
是的,他一直惦记着几人,几人也是合适的基地管理人选。
在原时空,易定干面对大基地得心应手,李明坤一辈子种菜都稳如老狗,郭满仓也是老道的菜农。
戚永锋虽然差了点,但也可以培养,还有敖德海这个意外之喜,也很有潜力。
只是目前完全不必着急,他资本不够厚,几人也没经历多少风浪。
一起走一段路,让三只老鸟感受一下他和他们的差距~
体会一下社会的残酷~
看着迎面走来的三人,陈家志嘴角不自觉就带上了笑容。
“家志,你笑得让人瘆得慌。”
易定干说道,又将买回来的菜放进了三轮车里,李明坤和郭满仓也有样学样。
“有吗?卖了钱还不准我笑了,没这个道理。”
陈家志收敛了笑容,灭掉了烟,又说:“走吧,早点回去还能眯一下。”
雨还在下,几人看着陈家志点燃了火,三轮车发出哒哒哒的声响,率先走出了市场,也跟了上去。
陈家志开得不快。
后面几人也慢悠悠的跟着,一边骑一边聊。
易定干问戚永锋:“永锋,刚才家志和你聊了什么?他看我们的眼神怪怪的。”
戚永锋:“没什么,志哥说我要是又想自己出来种地了,他支持我,我说还没这种想法,他就说以后也一样。”
“他真这么说的?”
“嗯。”
易定干有些狐疑。
这有点不像家志啊,一天天的吹牛说让我给他打工,怎么还和永锋说这话?
是我太优秀了吗?
一定是的。
…
到菜场后,雨不仅没停,还有下大的趋势。
陈家志更加庆幸昨晚将种子提前播下去了。
陆续将车停好后,易定干说道:“这雨下得哦,白天都没办法干活,只能多睡会儿觉,要不晚点打会儿牌吧?!”
陈家志将放在车厢里的菜和肉拿了出来,说:“这雨只能算中雨,适合给菜追肥,省了浇水的功夫。”
易定干:“家志,你还真是会安排,照你这样,休息时间都没得了。”
陈家志笑道:“你以为你公务员呢,还想按时休息。”
李明坤和郭满仓也听到了下雨追肥,但两人抿了抿嘴,没参与这个话题。
陈家志也不是无的放矢,他确实打算追一次肥。
一般来说,他底肥施得足,可以不用追肥,尤其是过两个月病虫多时,在叶菜生长后期,遮阳网都要尽量不揭开,更别说追肥了。
但现在要衔接5.30后播种的几批菜,又刚好下了雨,所以可以适当追点尿素。
放好东西后,几人又各回各家眯了一觉。
早上下雨,陈家志也过了收入带来的兴奋期,这一次回笼觉睡得比较舒服。
一直到七点过才悠悠的起来。
陈家志拿出挎包,李秀人不在屋里,但已经把钱整理了一遍,各种面值的钞票分门别类。
又有了三千多元。
加上银行里的一万六,马上就快两万了。
他前世存下第一个一万块还要等到去沪市,而现在提前了七八年。
人生完全不一样了。
他拿出笔记本,又看了一会儿。
“家志,过来吃饭了。”
李秀的声音从隔壁的隔壁传来。
“来喽。”
陈家志回了一声,又顺手提起收音机,到二姐家里后,就把收音机放着,听起了新闻。
也许是今天下了雨,比较闲,二姐又做了肉包子,陈家志两口一个,再喝一口稀饭,爽歪歪。
偶尔再拿肉包子逗一逗狗。
没过一会儿,早间新闻里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今天凌晨,城北部、东莞、清远等地又迎来了强降雨……”
陈家志愣了愣。
“暴雨又下到其他地方去了?”
别说,还真是好事。
他们这里下点中小雨就挺不错,菜农都是这样,希望暴雨下到其它地方~
易定干:“看来菜价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家志,你这下真发了哦。”
陈家志笑道:“我可看着了,你地里也有菜出呢。”
易定干:“和你没法比,今天又卖了多少钱?三千块有了吧,我看你过两天又得去一次银行,李秀,你可得把家志盯紧了,上次去存钱时,银行那几个小姑娘看家志的时候眼睛都在放光呢。”
陈家志:“……”
有吗?他怎么没发现。
李秀笑了笑:“家志每天不是在地里,就是凌晨在市场卖菜,小姑娘想找他都只能来陪他晒太阳。”
易定干还想说话,陈家芳一个包子就塞到了他嘴里。
“吃还管不住你的嘴,你多学学家志,一天到晚都在菜场,你呢,时不时就跑出去溜达,谁知道你跑哪儿去了,今天下雨,是不是又想跑出去鬼混?”
陈家志本来在闷头吃饭,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易定干瞪了他一眼,连忙说道:“今天哪也不去,就在家里打牌,我等会儿就喊人来!”
陈家芳:“你就不能安分点,非要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
两人都是筷子嘴,说话一个比一个快,陈家志和李秀就在旁边偷着乐。
…
吃了早饭,陈家志拿了伞准备去巡田,两只狗崽子看他出去,也想跟着一起。
“嘿,白狗仔,黑狗仔,快点回去,在下雨呢,等会儿弄得全身都是泥,回去!”
无论他怎么喊,两只狗都不听,反而一个绕道,就冲到了前面,泥路上顿时出现了一个个梅印。
走的方向还是他常走的。
才一周时间吧,这狗看门还没学会,反倒先是把巡田给学会了。
天赋异禀呐!
(本章完)
下了雨后,雨水顺着石瓦的屋顶不断滴落,市场里的街道也东一滩水,西一滩水。
但神奇的是地上没有菜叶子。
偶尔有,也会被凑重量的卖菜人捡起来,甚至因为重量不够,还有菜农故意往塑料袋里泼点水~
市场俏,就是群魔乱舞。
但确实不愁卖。
阻碍陈家志回家速度的不是卖得不够快,而是一个个小单子的分装。
他也想全是和尚、陈泽、老吴那样的大单,钱多事少又干净利落。
但市场上像377那样由一个个小单组成的采购、以及各种零售摊贩才是主力。
大单可遇不可求,而且还有丢失的可能,这世上本来就是普通人居多。
市场外一片漆黑,批发市场的灯光在黑夜里很耀眼。
墙角再次安静了下来,蔬菜全都清空了。
戚永锋也去送最后一趟货,易定干三人则买肉菜去了。
陈家志倚靠在三轮车上,手拿笔记本和笔粗略的算起了今天的收入。
密密麻麻的小单不断汇总,最终相加。
一共961斤菜心,11斤丝瓜,9斤苦瓜,收入了3200元。
比昨天少了1400块。
但依然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收入,原本空了的挎包也再次塞满了钞票。
算了收入后,他又盘算起了地里剩余的菜。
他给自己点了一支烟,一边思索,一边看着巷道里的水渍~
要想确保能一直续上,过两天得减缓一下收菜的速度。
这时,戚永锋也送完最后一批菜回来,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陈家志注意到了。
等戚永锋走近后,他也给戚永锋发了支烟,两人靠在三轮车上等其他人回来。
陈家志说:“永锋,是不是觉得还是自己干爽一些?
现在蔬菜价格这么好,一天随便出七八十斤,就有两百多块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可比打工强多了。”
戚永锋吐出一团烟雾,没想到陈家志直接说出了他内心所想。
“要说没有眼红,肯定是假的,但我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种不出菜,价格再好都是枉然,还得一天担心受怕。
给志哥你做事就不同了,每个月都是稳定收入。”
陈家志:“嗯,你能这样想最好,但你要再想出来自己做,我也支持。”
戚永锋讶然了一瞬:“我感觉自己技术还不成熟,现在还没这种想法,多跟着你学两年吧。”
陈家志:“放心,以后等你技术成熟了也一样,想出去单干我也支持。”
戚永锋这下是真惊讶了,平时在地里的时候,陈家志可没有藏私。
“谢谢,志哥。”
两人就这么抽着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戚永锋知道陈家志每天卖了多少钱,也知道易定干几人的收入。
见识了一天收入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还都是同乡的菜农,还想让他安稳的打工种菜赚一个月才几百块的工资,很难很难。
种菜门槛很低。
只要肯下苦力,再摸索一两年,吃点亏,也就基本入门了,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再然后就是积累经验,个人造化~
能坚持个十几二几年,胆子大一点,再搭上时代的顺风车,一辈子下来也还算将就。
运气再稍微好一点,或者是肯钻研、肯学习,还会更上一层楼。
只是确实很辛苦。
一般人坚持不下来。
但更多的人是没有胆子出来单干,即使出来了也做不大,一直围绕着三五亩地打转。
卖菜也摸不着门路。
即使十几年后都还有菜农去学个驾照都不敢。
一是又要种菜又要卖菜怕辛苦,二是怕投入,驾照和买车都要钱,只能长期被中间贩子吸血~
被吸血到哪种程度呢?
因为完全不了解市场行情,市场上菜心可能卖3块每斤,但到地里收购的菜贩子只给菜农1块每斤。
甚至还有芥兰卖七八块一斤,但菜贩子欺骗菜农说烂市,只给八毛一斤的情况~
这不是他夸张。
因为这个被吸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和易定干、郭满仓说说笑笑回来的李明坤。
他足足被中间商吸血了两年~
当时他们几个都回了蓉城,陈家志和易定干在城北,很多人都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但那会儿成华大道还是农田。
而李明坤一家人在城南。
那几年菜心等粤菜在川省没那么普及,一般只有酒楼酒店才会用。
所以只能去城里几个大型批发市场卖菜。
易定干让他儿子易龙去学了驾照,买了面包车;
陈家志当时在老家才起了新房,没那么多钱,只能搞了辆三轮车;
只有李明坤找了中间商,一开始还好,但时间一久,李明坤就被耍得团团转~
一直到三家人因老家有老人去逝,都回去聚在一起聊天后,才揭开迷雾。
而这时已经过去了两年~
陈家志和李秀两个人种菜,早已换了面包车,都在计划着买第一套房了。
而李明坤家里人手更多,他和白燕、儿子儿媳一共四个人种菜,还有老的帮忙做饭洗衣服,但种了两年菜,连买面包车的钱都拿不出。
就离谱到家了。
李明坤和白燕当时被气得气血上涌~
随后才一脚把中间商踢了。
咬牙让他儿子李俊去学车,又找陈家志借钱去买了面包车,至此才走上正道~
所以,陈家志不担心戚永锋出来单干。
也不担心李明坤等人挣了钱以后,一直单干下去,这些人还有很多弯路没走呢。
现在能挣着钱,很大程度是沾了他陈家志的光。
何况差距在不断拉大中。
等他离开东乡菜场,几人没了能模仿的对象,混不混得下去都还很难说。
混得下去,短期内做大的可能也很低。
未来只要他给几人提供的收入,远高于他们单干,并且管理也相对自己干更轻松,还是有把握把几个人拉过来。
是的,他一直惦记着几人,几人也是合适的基地管理人选。
在原时空,易定干面对大基地得心应手,李明坤一辈子种菜都稳如老狗,郭满仓也是老道的菜农。
戚永锋虽然差了点,但也可以培养,还有敖德海这个意外之喜,也很有潜力。
只是目前完全不必着急,他资本不够厚,几人也没经历多少风浪。
一起走一段路,让三只老鸟感受一下他和他们的差距~
体会一下社会的残酷~
看着迎面走来的三人,陈家志嘴角不自觉就带上了笑容。
“家志,你笑得让人瘆得慌。”
易定干说道,又将买回来的菜放进了三轮车里,李明坤和郭满仓也有样学样。
“有吗?卖了钱还不准我笑了,没这个道理。”
陈家志收敛了笑容,灭掉了烟,又说:“走吧,早点回去还能眯一下。”
雨还在下,几人看着陈家志点燃了火,三轮车发出哒哒哒的声响,率先走出了市场,也跟了上去。
陈家志开得不快。
后面几人也慢悠悠的跟着,一边骑一边聊。
易定干问戚永锋:“永锋,刚才家志和你聊了什么?他看我们的眼神怪怪的。”
戚永锋:“没什么,志哥说我要是又想自己出来种地了,他支持我,我说还没这种想法,他就说以后也一样。”
“他真这么说的?”
“嗯。”
易定干有些狐疑。
这有点不像家志啊,一天天的吹牛说让我给他打工,怎么还和永锋说这话?
是我太优秀了吗?
一定是的。
…
到菜场后,雨不仅没停,还有下大的趋势。
陈家志更加庆幸昨晚将种子提前播下去了。
陆续将车停好后,易定干说道:“这雨下得哦,白天都没办法干活,只能多睡会儿觉,要不晚点打会儿牌吧?!”
陈家志将放在车厢里的菜和肉拿了出来,说:“这雨只能算中雨,适合给菜追肥,省了浇水的功夫。”
易定干:“家志,你还真是会安排,照你这样,休息时间都没得了。”
陈家志笑道:“你以为你公务员呢,还想按时休息。”
李明坤和郭满仓也听到了下雨追肥,但两人抿了抿嘴,没参与这个话题。
陈家志也不是无的放矢,他确实打算追一次肥。
一般来说,他底肥施得足,可以不用追肥,尤其是过两个月病虫多时,在叶菜生长后期,遮阳网都要尽量不揭开,更别说追肥了。
但现在要衔接5.30后播种的几批菜,又刚好下了雨,所以可以适当追点尿素。
放好东西后,几人又各回各家眯了一觉。
早上下雨,陈家志也过了收入带来的兴奋期,这一次回笼觉睡得比较舒服。
一直到七点过才悠悠的起来。
陈家志拿出挎包,李秀人不在屋里,但已经把钱整理了一遍,各种面值的钞票分门别类。
又有了三千多元。
加上银行里的一万六,马上就快两万了。
他前世存下第一个一万块还要等到去沪市,而现在提前了七八年。
人生完全不一样了。
他拿出笔记本,又看了一会儿。
“家志,过来吃饭了。”
李秀的声音从隔壁的隔壁传来。
“来喽。”
陈家志回了一声,又顺手提起收音机,到二姐家里后,就把收音机放着,听起了新闻。
也许是今天下了雨,比较闲,二姐又做了肉包子,陈家志两口一个,再喝一口稀饭,爽歪歪。
偶尔再拿肉包子逗一逗狗。
没过一会儿,早间新闻里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今天凌晨,城北部、东莞、清远等地又迎来了强降雨……”
陈家志愣了愣。
“暴雨又下到其他地方去了?”
别说,还真是好事。
他们这里下点中小雨就挺不错,菜农都是这样,希望暴雨下到其它地方~
易定干:“看来菜价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家志,你这下真发了哦。”
陈家志笑道:“我可看着了,你地里也有菜出呢。”
易定干:“和你没法比,今天又卖了多少钱?三千块有了吧,我看你过两天又得去一次银行,李秀,你可得把家志盯紧了,上次去存钱时,银行那几个小姑娘看家志的时候眼睛都在放光呢。”
陈家志:“……”
有吗?他怎么没发现。
李秀笑了笑:“家志每天不是在地里,就是凌晨在市场卖菜,小姑娘想找他都只能来陪他晒太阳。”
易定干还想说话,陈家芳一个包子就塞到了他嘴里。
“吃还管不住你的嘴,你多学学家志,一天到晚都在菜场,你呢,时不时就跑出去溜达,谁知道你跑哪儿去了,今天下雨,是不是又想跑出去鬼混?”
陈家志本来在闷头吃饭,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易定干瞪了他一眼,连忙说道:“今天哪也不去,就在家里打牌,我等会儿就喊人来!”
陈家芳:“你就不能安分点,非要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
两人都是筷子嘴,说话一个比一个快,陈家志和李秀就在旁边偷着乐。
…
吃了早饭,陈家志拿了伞准备去巡田,两只狗崽子看他出去,也想跟着一起。
“嘿,白狗仔,黑狗仔,快点回去,在下雨呢,等会儿弄得全身都是泥,回去!”
无论他怎么喊,两只狗都不听,反而一个绕道,就冲到了前面,泥路上顿时出现了一个个梅印。
走的方向还是他常走的。
才一周时间吧,这狗看门还没学会,反倒先是把巡田给学会了。
天赋异禀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