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闲聊和捐款
第528章闲聊和捐款
张辰发博客的时候正在路演的最后一站,山东青岛。
晚上,一行人约好了吃饭。
累人的路演总算要结束了,值得庆祝一下。
这段时间,不仅路演,相关的宣传工作也一个都没落。
《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超级访问》、《杨澜访谈录》、《中国电影报道》,《环太》剧组挨个上了个遍,抽空还去芒果卫视参加了半场《快乐大本营》。
之所以是半场因为时间上《环太》的主创人员太少了,支持不了一整场节目的录制,又是为了宣传电影,要的急,芒果卫视就给加了个塞和另一个组一起录。
对了,顺带着还接受了几家杂志的采访。
这几家杂志是一起采访的,因为访谈类节目张辰已经上吐了,每次翻来覆去说差不多的话,真的是折磨人。
这次干脆几家一起。
让其他人先去饭店,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小房间,张辰独自面对几家媒体。
“《环太平洋》的票房你还满意吗?”
“还不错,国内目前破了四亿,最终希望能到五亿……”
“你觉得这个票房成绩代表了什么?”
“代表我们国内的电影市场大有可为,代表近几年国家推行的大片策略是对的。
现在普遍民众的观影意识还不强,一般人一年可能都看不了五次电影,那么这有限的几次中,观众会如何选择?
当然是选择宣传力度更大的大片。
只有人们爱看大片,才能养成观影习惯,中国的电影市场才能发展起来。
所以,还是要尽量拍大片!”
“听说《环太》在国外口碑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张辰点点头:“评价其实还可以,北美市场的综合评分8.1分,imdb评分8.4,烂番茄评分3.6分……
有争议这个是正常现象。《变形金刚》和《环太平洋》是相似的类型,上映的时间又比较临近,观众们忍不住就会拿来比较……”
“那你觉得哪个更好呢?”
张辰摸着鼻子笑了笑:“如果要我说,那肯定是《环太平洋》,毕竟是我的心血,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当然,你要是问迈克尔贝,他肯定说是《变形金刚》……”
“那你觉得《环太平洋》的票房最终能够超过《变形金刚》吗?”
“国内应该没问题,毕竟是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观众们还是很支持的。但是国外就不一定了,《变形金刚》毕竟是已经存在了20年的经典ip,影响力不是《环太》能比的,但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您指的时间是……”
“电影的本质,去掉了宣传,卡司,排片等一切的外在因素,单纯的电影本身的质量……
比如五年后,十年后,再来回头看这两部电影,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你觉得《环太平洋》非常优秀?”
“当然,特效水准放在好莱坞也是一流,即便十年后看,依旧不会有任何出戏的地方,我一直以为,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那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一家杂志询问完毕,换了另一家杂志的记者。
“文艺界最近在尝试解读《环太平洋》,他们发现《环太》和其他的好莱坞大片不太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们看过的好莱坞大片普遍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你的《环太平洋》推崇的似乎是集体主义。
网上有一段分析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如果《环太平洋》是好莱坞出品的电影,那么最终必定是美国机甲拯救世界,标准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你这版的《环太》却是中美俄三国齐心协力,甚至不惜自爆为队友寻找机会战胜对手,这种形态是以往的电影从来不曾出现过的……”
“bingo,你说对了~”
张辰打了个响指:“我一直以为就算有人看出来,也要等下映后了,想不到这还不到一个月已经被人发现了。”
“你专门的?”
“是的。
我们中国人做事情一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的对外策略一直都是反对单边贸易,提倡合作共赢的。
这是我们的思考方式,所以我在设计电影剧情的时候就加入了这点。
在《环太平洋》里,没有绝对的主角。
中美俄三国,大家都很重要。
缺一不可!
虽然中国机甲的镜头要更多一些,但严格说起来,这其实是一部群像戏。
合作共赢是这部戏的核心,至于别的,美女,帅哥,怪兽,机甲,这些都是大片元素罢了,吸引眼球的东西。”
张辰说的轻描淡写,但几家杂志都是关于电影的,在座的记者们也算半个圈内人,知道他说的这些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这玩意就像哲学,规律我总结出来了,但能不能用好可全凭各人的本事。
要真那么简单,怎么会轮到张辰来拍第一部国产科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按照个人英雄主义那样去设计,国外观众不是更容易接受吗?
你这样设计,还要担着失败的风险……”
张辰觉得这个记者问到了点子上:“因为我想要国外了解我们,只有了解,才能消除偏见……
我们加入wto,承办奥运会,其实都是为了消除偏见,让国外认识到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一点通过电影同样可以……”
“有人说你是在拯救内地电影市场……”
“没那么夸张,但我的确一直在尝试新的类型,或者说,我比其他的电影人更有一种紧迫感。好莱坞电影工业很强大的,但他们现在其实还没有完全搞懂中国观众的喜好,这就是留给我们的窗口期,我们必须趁着这段时间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否则一旦等到那一天来临,中国电影将不复存在……”
“真的这么严重吗?”
“当然。”
“就比如这次的《环太平洋》,制作方式是完全的好莱坞模式,票房目前四个亿,如果好莱坞六大也照着这个模式拍一部大片出来呢?”
嘶~
几名记者齐齐吸一口凉气。
采访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等采访结束后,主办方派车将张辰送到饭店。
“抱歉各位,有个采访稍微耽搁了一会,雷总,真是担待了,让你久等……”
一进包厢,张辰就连声道歉,还特别招呼了雷总一声。
雷总不是雷军,而是雷振剑,新浪网娱乐版块的负责人。
也是张辰的老熟人。
张辰是新浪博客最知名的几个大v之一,又是娱乐圈的人,和雷振剑颇多接触。
星辰娱乐和新浪经常合作,这次《环太平洋》的宣传,新浪网也是合作方之一,有单独的版块和专题。
“张导别客气,耽搁几分钟不碍事,大家正好聊聊天……”
雷振剑将张辰引向主位置,张辰推辞不过,也就坐了。
“这次真是辛苦雷总了,路演还跟着我们一起跑……”
酒过三巡,张辰表示感谢。
“不辛苦,我也要收集素材嘛,而且和大家在一起也挺有趣的,我就当旅游度假了……”
雷振剑说的很客气。
《环太平洋》的合作是他亲自敲定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目前为止,为新浪网带来了过亿的点击量。
双方达成了共赢!
这让雷振剑意识到这是一种可行的合作方式,目前,除了《环太平洋》外,雷振剑还准备把明年上映的《功夫之王》也一并谈下来,最好搞成独家合作。
换了其他人,未必行~
但雷振剑却很有把握。
他入职新浪以来,最初是在音乐版块,后来转去了娱乐版块,在圈子里还是有一些人脉的。
后来myspace进入中国,雷振剑就辞去了新浪的职务,加盟myspace,成为运营副总裁。
myspace黄了以后,他又去了乐视,负责乐视体育。
总之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
在他的刻意引导之下,众人聊起了《功夫之王》。
雷振剑套话:“诸位觉得《功夫之王》的前景如何?”
范小胖美目连闪:“华语圈最大的两个功夫明星合作,应该差不了吧……”
胡君却撇撇嘴:“但我怎么听说,好像剧本挺烂的……”
“嗯,剧本确实挺烂的”,张辰也附和道:“导演罗伯·明可夫是《狮子王》的导演,他非常喜爱中国武术,就找了编剧约翰·福斯克参考《指环王》,做了《功夫之王》的剧本,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一个华夏的武侠故事,居然找了一个外国编剧,这不是胡扯吗?”
“啊?那你的意思是,这戏会扑?”雷振剑有些意外。
“扑街倒是不至于,程龙和李连杰的首次合作,光是这个噱头票房起码就能过亿,但口碑就别想了。”
胡君这时候也道:“其实你想想也知道,李连杰和程龙两个人的武打风格都不一样,要融合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还是个外国人,我觉得够呛……”
“是啊,两大功夫巨星合作,给任何一个制片方肯定也要大说特说,可真实的打斗场景呢,可能还不如邹兆龙和甄子单打的好看,口碑能好才有鬼……”
其实,以后世的眼光,《功夫之王》就是《指环王》的故事套了个东方的皮,和中国功夫没有一点关系。
更何况剧情就是坨屎!
真就是这个年代的观众粗放,选择电影只看卡司,像这样的烂片也能赚到钱。
要放到二十年后,《蛟龙行动2》都能扑街,《功夫之王》这种货色,估计三天就下线了。
说句题外话,我真觉得《蛟龙行动2》挺好看的,当然,前提是你就把它当一部普通的电影看,如果当做《红海》续集看,的确有点失望。
聊《功夫之王》就聊到了程龙,聊到程龙,就聊到了他的新电影《新宿事件》。
“《新宿事件》给你发了试镜邀请?”
“不是试镜邀请,是我只要签字,立马就是女主角。”
范小胖说这话的时候像是在炫耀,但眼角余光却在偷瞟张辰,想看看他什么反应。
“给你开多少片酬?”胡君真正好奇的是这个。
“1000万。”
1000万已经是现在华人女演员的顶级片酬了,目前只有张紫怡能拿到。
赵燕子,周公子之流要略逊一筹,影视公司给他们的开价普遍都在七八百万之间。
刘佳林要再差一点,500万左右。
其实这段时间,靠着《环太平洋》的火爆,好莱坞有公司给她开出500万美金的价格邀请她出演电影,当然,都是一些小公司,片子也都是b级片。
杰森·斯坦森也差不多。
甚至找他的更多。
毕竟,男性为第一主角的剧本还是比女性的要多一些。
杰森专门和张辰核对了档期,知道《环太平洋2》最早也要明年下半年才会开机,完全不耽误,所以他接了一部小制作——《蜂鸟特工》。
“《新宿事件》就算了,程龙的电影,除了他,所有人都是配角,你就算拿到了女主也是个打酱油的,而且《新宿事件》,大概率过不了审的……”
“哦,能不能详细说说。”
雷振剑刚还在琢磨,是不是把《新宿事件》一并谈下来,然后张辰就说人家过不了审。
“《新宿事件》说什么的,说的是海外华人在日本组件黑帮讨生活的故事,不管是偷渡,还是黑帮,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国内是不会允许这样的片子上院线的……”
“程龙都不行?”
“程龙怎么了?《尖峰时刻3》不照样进不了内地……”
众人愕然。
正聊着,电话响了,是董建强打来的。
张辰也没避人,接通。
“华谊王忠磊打听你的行程,想要请你吃顿饭?”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怎么回事?”
“他看上了《风声》,想要从我们手里买过来……”
“我们都已经宣布了,《风声》是明年的项目,他还想要买?”
“他说可以共同开发,只不过导演要变成陈国富。”
“想屁吃呢,那是我给我老师准备的项目~”
张辰说完就想挂电话,对面却立刻道:“等一下,先别挂,还有一件事……”
“什么?”
“是ts市政府,他们想拍一部纪念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找到了中影,中影推荐了我们。”
ts市政府?
大地震?
这不就是《唐山大地震》吗?
可这不是冯小钢的电影吗,怎么找到自己头上了。
张辰一头雾水。
“等我想一想吧~”
张辰没有当场答应,对于截胡冯小钢,他不觉得有任何成就感。
而且《唐山大地震》这电影他也不喜欢。
“嗯,不着急~”
电话那头的董建强也不催,这种事也不可能一句话就决定的。
“还有件事,你刚刚发博客,说要捐1000万?”
“嗯,是我说的,为雪灾捐款1000万~”
董建强有点急了:“你怎么想的,别人都是捐五万十万,还有不少捐一万两万的,到你这一下子1000万,你让别人怎么想?”
“我管他们怎么想,我又没有逼着他们捐,但说回来了,公众人物要有表率作用,影视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赚钱还是容易一些,这种事也不是天天有,碰到了捐点不应该吗?”
07年的电影演员,一部戏的片酬,一线大咖大概是700万-1000万。
一线电视剧演员,一部戏大概300万-600万人民币。
二线的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倒是差不多,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三线可能就几万块……
但即便这样,依旧属于高薪。
07年的京城,初级程序员大概是3500的月薪,中级5000-7000。
这还是计算机行业,算是高薪行业了,而且是京城。
所以,别说什么小演员挣不了多少钱。
挣不了多少钱也比普通人强。
都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的主。
这些人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说他们能挣钱全靠社会关注度。
既然取之于民,为什么不能用之于民?
多的不说,捐一个月工资很过分吗?又不是让你捐一部戏的片酬。
可这些人怎么做的,拿出来三五万意思意思就算了。
张辰每次想起这个就想骂,让你们捐钱,一个个的哭穷,说演员的收入没那么高。
他么的娱乐圈补税,23个人轻轻松松补了117个亿。
演员的收入不高吗?
“你捐钱了?还捐了1000万?”
范小胖一直在旁边竖着耳朵偷听呢,听到张辰捐了1000万也是一惊。
其他人也差不多。
张辰接电话没避着他们。
“嗯,本来我就是写个博客,抬一抬黎天王,刚好看到雪灾的新闻,干脆就多捐了点~”
张辰虽然嘴上说的不客气,但心里其实不想逼捐。
他只是看不惯而已。
“那我也捐…400万吧。”
400万刚好是她《环太平洋》片酬的一半,她觉得有必要和张辰保持一致。
(本章完)
张辰发博客的时候正在路演的最后一站,山东青岛。
晚上,一行人约好了吃饭。
累人的路演总算要结束了,值得庆祝一下。
这段时间,不仅路演,相关的宣传工作也一个都没落。
《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超级访问》、《杨澜访谈录》、《中国电影报道》,《环太》剧组挨个上了个遍,抽空还去芒果卫视参加了半场《快乐大本营》。
之所以是半场因为时间上《环太》的主创人员太少了,支持不了一整场节目的录制,又是为了宣传电影,要的急,芒果卫视就给加了个塞和另一个组一起录。
对了,顺带着还接受了几家杂志的采访。
这几家杂志是一起采访的,因为访谈类节目张辰已经上吐了,每次翻来覆去说差不多的话,真的是折磨人。
这次干脆几家一起。
让其他人先去饭店,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小房间,张辰独自面对几家媒体。
“《环太平洋》的票房你还满意吗?”
“还不错,国内目前破了四亿,最终希望能到五亿……”
“你觉得这个票房成绩代表了什么?”
“代表我们国内的电影市场大有可为,代表近几年国家推行的大片策略是对的。
现在普遍民众的观影意识还不强,一般人一年可能都看不了五次电影,那么这有限的几次中,观众会如何选择?
当然是选择宣传力度更大的大片。
只有人们爱看大片,才能养成观影习惯,中国的电影市场才能发展起来。
所以,还是要尽量拍大片!”
“听说《环太》在国外口碑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张辰点点头:“评价其实还可以,北美市场的综合评分8.1分,imdb评分8.4,烂番茄评分3.6分……
有争议这个是正常现象。《变形金刚》和《环太平洋》是相似的类型,上映的时间又比较临近,观众们忍不住就会拿来比较……”
“那你觉得哪个更好呢?”
张辰摸着鼻子笑了笑:“如果要我说,那肯定是《环太平洋》,毕竟是我的心血,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当然,你要是问迈克尔贝,他肯定说是《变形金刚》……”
“那你觉得《环太平洋》的票房最终能够超过《变形金刚》吗?”
“国内应该没问题,毕竟是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观众们还是很支持的。但是国外就不一定了,《变形金刚》毕竟是已经存在了20年的经典ip,影响力不是《环太》能比的,但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您指的时间是……”
“电影的本质,去掉了宣传,卡司,排片等一切的外在因素,单纯的电影本身的质量……
比如五年后,十年后,再来回头看这两部电影,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你觉得《环太平洋》非常优秀?”
“当然,特效水准放在好莱坞也是一流,即便十年后看,依旧不会有任何出戏的地方,我一直以为,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那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一家杂志询问完毕,换了另一家杂志的记者。
“文艺界最近在尝试解读《环太平洋》,他们发现《环太》和其他的好莱坞大片不太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们看过的好莱坞大片普遍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你的《环太平洋》推崇的似乎是集体主义。
网上有一段分析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如果《环太平洋》是好莱坞出品的电影,那么最终必定是美国机甲拯救世界,标准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你这版的《环太》却是中美俄三国齐心协力,甚至不惜自爆为队友寻找机会战胜对手,这种形态是以往的电影从来不曾出现过的……”
“bingo,你说对了~”
张辰打了个响指:“我一直以为就算有人看出来,也要等下映后了,想不到这还不到一个月已经被人发现了。”
“你专门的?”
“是的。
我们中国人做事情一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的对外策略一直都是反对单边贸易,提倡合作共赢的。
这是我们的思考方式,所以我在设计电影剧情的时候就加入了这点。
在《环太平洋》里,没有绝对的主角。
中美俄三国,大家都很重要。
缺一不可!
虽然中国机甲的镜头要更多一些,但严格说起来,这其实是一部群像戏。
合作共赢是这部戏的核心,至于别的,美女,帅哥,怪兽,机甲,这些都是大片元素罢了,吸引眼球的东西。”
张辰说的轻描淡写,但几家杂志都是关于电影的,在座的记者们也算半个圈内人,知道他说的这些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这玩意就像哲学,规律我总结出来了,但能不能用好可全凭各人的本事。
要真那么简单,怎么会轮到张辰来拍第一部国产科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按照个人英雄主义那样去设计,国外观众不是更容易接受吗?
你这样设计,还要担着失败的风险……”
张辰觉得这个记者问到了点子上:“因为我想要国外了解我们,只有了解,才能消除偏见……
我们加入wto,承办奥运会,其实都是为了消除偏见,让国外认识到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一点通过电影同样可以……”
“有人说你是在拯救内地电影市场……”
“没那么夸张,但我的确一直在尝试新的类型,或者说,我比其他的电影人更有一种紧迫感。好莱坞电影工业很强大的,但他们现在其实还没有完全搞懂中国观众的喜好,这就是留给我们的窗口期,我们必须趁着这段时间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否则一旦等到那一天来临,中国电影将不复存在……”
“真的这么严重吗?”
“当然。”
“就比如这次的《环太平洋》,制作方式是完全的好莱坞模式,票房目前四个亿,如果好莱坞六大也照着这个模式拍一部大片出来呢?”
嘶~
几名记者齐齐吸一口凉气。
采访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等采访结束后,主办方派车将张辰送到饭店。
“抱歉各位,有个采访稍微耽搁了一会,雷总,真是担待了,让你久等……”
一进包厢,张辰就连声道歉,还特别招呼了雷总一声。
雷总不是雷军,而是雷振剑,新浪网娱乐版块的负责人。
也是张辰的老熟人。
张辰是新浪博客最知名的几个大v之一,又是娱乐圈的人,和雷振剑颇多接触。
星辰娱乐和新浪经常合作,这次《环太平洋》的宣传,新浪网也是合作方之一,有单独的版块和专题。
“张导别客气,耽搁几分钟不碍事,大家正好聊聊天……”
雷振剑将张辰引向主位置,张辰推辞不过,也就坐了。
“这次真是辛苦雷总了,路演还跟着我们一起跑……”
酒过三巡,张辰表示感谢。
“不辛苦,我也要收集素材嘛,而且和大家在一起也挺有趣的,我就当旅游度假了……”
雷振剑说的很客气。
《环太平洋》的合作是他亲自敲定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目前为止,为新浪网带来了过亿的点击量。
双方达成了共赢!
这让雷振剑意识到这是一种可行的合作方式,目前,除了《环太平洋》外,雷振剑还准备把明年上映的《功夫之王》也一并谈下来,最好搞成独家合作。
换了其他人,未必行~
但雷振剑却很有把握。
他入职新浪以来,最初是在音乐版块,后来转去了娱乐版块,在圈子里还是有一些人脉的。
后来myspace进入中国,雷振剑就辞去了新浪的职务,加盟myspace,成为运营副总裁。
myspace黄了以后,他又去了乐视,负责乐视体育。
总之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
在他的刻意引导之下,众人聊起了《功夫之王》。
雷振剑套话:“诸位觉得《功夫之王》的前景如何?”
范小胖美目连闪:“华语圈最大的两个功夫明星合作,应该差不了吧……”
胡君却撇撇嘴:“但我怎么听说,好像剧本挺烂的……”
“嗯,剧本确实挺烂的”,张辰也附和道:“导演罗伯·明可夫是《狮子王》的导演,他非常喜爱中国武术,就找了编剧约翰·福斯克参考《指环王》,做了《功夫之王》的剧本,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一个华夏的武侠故事,居然找了一个外国编剧,这不是胡扯吗?”
“啊?那你的意思是,这戏会扑?”雷振剑有些意外。
“扑街倒是不至于,程龙和李连杰的首次合作,光是这个噱头票房起码就能过亿,但口碑就别想了。”
胡君这时候也道:“其实你想想也知道,李连杰和程龙两个人的武打风格都不一样,要融合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还是个外国人,我觉得够呛……”
“是啊,两大功夫巨星合作,给任何一个制片方肯定也要大说特说,可真实的打斗场景呢,可能还不如邹兆龙和甄子单打的好看,口碑能好才有鬼……”
其实,以后世的眼光,《功夫之王》就是《指环王》的故事套了个东方的皮,和中国功夫没有一点关系。
更何况剧情就是坨屎!
真就是这个年代的观众粗放,选择电影只看卡司,像这样的烂片也能赚到钱。
要放到二十年后,《蛟龙行动2》都能扑街,《功夫之王》这种货色,估计三天就下线了。
说句题外话,我真觉得《蛟龙行动2》挺好看的,当然,前提是你就把它当一部普通的电影看,如果当做《红海》续集看,的确有点失望。
聊《功夫之王》就聊到了程龙,聊到程龙,就聊到了他的新电影《新宿事件》。
“《新宿事件》给你发了试镜邀请?”
“不是试镜邀请,是我只要签字,立马就是女主角。”
范小胖说这话的时候像是在炫耀,但眼角余光却在偷瞟张辰,想看看他什么反应。
“给你开多少片酬?”胡君真正好奇的是这个。
“1000万。”
1000万已经是现在华人女演员的顶级片酬了,目前只有张紫怡能拿到。
赵燕子,周公子之流要略逊一筹,影视公司给他们的开价普遍都在七八百万之间。
刘佳林要再差一点,500万左右。
其实这段时间,靠着《环太平洋》的火爆,好莱坞有公司给她开出500万美金的价格邀请她出演电影,当然,都是一些小公司,片子也都是b级片。
杰森·斯坦森也差不多。
甚至找他的更多。
毕竟,男性为第一主角的剧本还是比女性的要多一些。
杰森专门和张辰核对了档期,知道《环太平洋2》最早也要明年下半年才会开机,完全不耽误,所以他接了一部小制作——《蜂鸟特工》。
“《新宿事件》就算了,程龙的电影,除了他,所有人都是配角,你就算拿到了女主也是个打酱油的,而且《新宿事件》,大概率过不了审的……”
“哦,能不能详细说说。”
雷振剑刚还在琢磨,是不是把《新宿事件》一并谈下来,然后张辰就说人家过不了审。
“《新宿事件》说什么的,说的是海外华人在日本组件黑帮讨生活的故事,不管是偷渡,还是黑帮,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国内是不会允许这样的片子上院线的……”
“程龙都不行?”
“程龙怎么了?《尖峰时刻3》不照样进不了内地……”
众人愕然。
正聊着,电话响了,是董建强打来的。
张辰也没避人,接通。
“华谊王忠磊打听你的行程,想要请你吃顿饭?”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怎么回事?”
“他看上了《风声》,想要从我们手里买过来……”
“我们都已经宣布了,《风声》是明年的项目,他还想要买?”
“他说可以共同开发,只不过导演要变成陈国富。”
“想屁吃呢,那是我给我老师准备的项目~”
张辰说完就想挂电话,对面却立刻道:“等一下,先别挂,还有一件事……”
“什么?”
“是ts市政府,他们想拍一部纪念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找到了中影,中影推荐了我们。”
ts市政府?
大地震?
这不就是《唐山大地震》吗?
可这不是冯小钢的电影吗,怎么找到自己头上了。
张辰一头雾水。
“等我想一想吧~”
张辰没有当场答应,对于截胡冯小钢,他不觉得有任何成就感。
而且《唐山大地震》这电影他也不喜欢。
“嗯,不着急~”
电话那头的董建强也不催,这种事也不可能一句话就决定的。
“还有件事,你刚刚发博客,说要捐1000万?”
“嗯,是我说的,为雪灾捐款1000万~”
董建强有点急了:“你怎么想的,别人都是捐五万十万,还有不少捐一万两万的,到你这一下子1000万,你让别人怎么想?”
“我管他们怎么想,我又没有逼着他们捐,但说回来了,公众人物要有表率作用,影视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赚钱还是容易一些,这种事也不是天天有,碰到了捐点不应该吗?”
07年的电影演员,一部戏的片酬,一线大咖大概是700万-1000万。
一线电视剧演员,一部戏大概300万-600万人民币。
二线的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倒是差不多,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三线可能就几万块……
但即便这样,依旧属于高薪。
07年的京城,初级程序员大概是3500的月薪,中级5000-7000。
这还是计算机行业,算是高薪行业了,而且是京城。
所以,别说什么小演员挣不了多少钱。
挣不了多少钱也比普通人强。
都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的主。
这些人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说他们能挣钱全靠社会关注度。
既然取之于民,为什么不能用之于民?
多的不说,捐一个月工资很过分吗?又不是让你捐一部戏的片酬。
可这些人怎么做的,拿出来三五万意思意思就算了。
张辰每次想起这个就想骂,让你们捐钱,一个个的哭穷,说演员的收入没那么高。
他么的娱乐圈补税,23个人轻轻松松补了117个亿。
演员的收入不高吗?
“你捐钱了?还捐了1000万?”
范小胖一直在旁边竖着耳朵偷听呢,听到张辰捐了1000万也是一惊。
其他人也差不多。
张辰接电话没避着他们。
“嗯,本来我就是写个博客,抬一抬黎天王,刚好看到雪灾的新闻,干脆就多捐了点~”
张辰虽然嘴上说的不客气,但心里其实不想逼捐。
他只是看不惯而已。
“那我也捐…400万吧。”
400万刚好是她《环太平洋》片酬的一半,她觉得有必要和张辰保持一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