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此时此刻我必定悲伤不堪吗
第95章 此时此刻我必定悲伤不堪吗
在不久就是夏至,此时的云滇草木葱茏,翠意盎然下一片生机勃勃。
然而楚雄府此时该犁地准备插秧的田地中,却只见寥寥老叟。
清军在楚雄府和景栋府的明军沿着元江对峙,哪还有平民百姓这时候敢冒头的。
甚至伴随的明军不断宣传,代清在昆明府的失利,清军向东边的撤离,被楚雄百姓所知。
几乎所有百姓不是逃往景栋,就是躲进山林。
吴三桂站在高处往东边眺望。
无量山被茂密的森林覆盖,些许茶农正在慌忙采摘普洱茶树长出的嫩绿新芽。
哀牢山还未散尽的云雾笼罩峰峦之间,山腰上层层迭迭的梯田,在铺洒的阳光下,泛起一片片银光。
和辽东截然不同的风景,一时让吴三桂有些入迷。
镇守云滇两三年,他还没仔细览阅过彩云之南。
此次一别,也不知道还有机会没有。
吴国贵抿了抿嘴唇,不甘道:“王爷,让末将领辽东精锐去景栋府城试探一下吧。”
在得到张勇传信后。
吴三桂本部军队,经过一日的争论后,还是决定立即北上楚雄。
钱没了,还能抢。
不能被明军数万大军堵在滇南。
再过些时日,等到李定国跟过来,包抄他们,到时他们想走也走不了。
他们此时刚过蒙化府,抵达楚雄府边境的定边县。
不是没有机会从哀牢山和无量山中间,直插景栋府城。
吴三桂微微摇头:“你能去多少?”
“就和楚雄府城之前的多隆和白含真说的一样,两三千兵突破不了马自德赵印选的明军。”
吴三桂回首看向吴国贵:“全军进入景栋府,沐天波堵住镇沅府,李定国堵住蒙化府,我们怎么走?”
吴国贵嘴唇翕动,随即轻叹一声。
他也知他在勉力强言。
不但是南北,朱慈煊会师反正的大西旧军,攻下楚雄府,连东面也被堵住。
到时他们只有学朱由榔南逃洪沙瓦底,试试擒拿挟持永历帝。
张勇往北边遣军,八旗军队在尚善阵亡后,也是艰难突破朱慈煊的围剿,撤至曲靖府,汇合尚可喜。
那一万多在大理府的大西旧军,也被祁三升吴子圣策反。
就连他们自己军中的土司兵听到朱慈煊收复滇南滇西,也是连夜哗变逃跑。
除了曲靖府广西府广南府,整个云滇,清军就只剩不到两万的平西藩军了。
而随着李定国进入滇西,不算那些杂七杂八的土司兵洪沙兵。
正儿八经的明军数量就是他们的两倍有余。
不抓紧跑路,就是被朱慈煊两面包夹之势。
吴国贵恨恨道:“张勇尚善误我们平西王藩。”
尚善怎么敢率一个牛录就去追杀朱慈煊的。
在腾越在永昌,他们还没说清楚朱慈煊的武勇吗?
吴国贵自己绕道偷袭明军,两千骑兵都被朱慈煊几百骑杀退。
尚善如果活着,至少能带八旗兵在昆明府策应一下他们。
吴三桂再次摇头:“别管他是不是自作聪明,身首异处的教训足以让清廷和尚可喜、爱星阿他们清醒一二。”
尚善身为固山贝子,代清之前的多罗贝勒。
虽然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孙,比不上亲孙尼堪。
但姓爱新觉罗,还是和孔有德那个异姓王差不太多。
看到小股明军斥候从无量山哀牢山中间驰骋出来。
吴三桂挥了挥手,让休整一夜的大军继续拔营北返。
等到第三日入夜,平西藩军方才抵达楚雄府城。
而早已在此等候多日的吴应麒连忙跪下请罪:“父亲,是儿臣办事不力。”
吴三桂面无表情的扶起二子,眼中莫名浮现一抹哀色。
“辱母之仇,何说你,连郑延平那个海寇在亲父降清后,都还盘踞海外抗清十五载。”
只是这下,吴家是真的不能脚踩两只船,在大明代清中间横跳了。
让吴应麒以后再找机会投明?
万不可能的。
也只有老朱家喜欢姐弟恋,母子恋。
朱慈煊真跟他宣扬的二祖显灵,列宗保佑似的。
他祖宗宪宗皇帝专宠自己乳母万贞儿,他就临幸他伯父崇祯帝差点收入宫中的美人。
吴三桂不是没动过心思反正投明。
朱慈煊猛的不似人,堪胜皇太极多尔衮。
但就算朱慈煊有南蛮列国为根本,现在还是清强明弱,不谈朱慈煊会不会半道崩卒,至少也要十年后才能和代清决胜负。
那时他都快六十了。
而他长子,名义上真正的儿子吴应熊还在京城呢。
吴应麒起身俯首道:“父亲,我已从平西王府的佐领中挑选了一些精兵。”
“尚可喜也往西边,靠近昆明府派遣张勇赵良栋接应我们。”
吴三桂轻轻颔首。
作为代清的一份子,他也有自己的八旗。
五十三个佐领,全是他山海关投降的辽东明军,这些才是他的根本。
此番在滇西木邦折损不少兵马,正要重新补充。
翌日,将楚雄府收刮殆尽后,吴三桂率两万亲兵军队,继续赶往昆明。
等抵达昆明府城。
军中士卒见到自己家眷,方才彻底安心。
而自吴三桂以下的平西部将,见到昆明城,顿时陷入沉默。
这座繁华的西南重镇,并未被朱慈煊摧毁。
甚至因为马自德投明反叛,明军都没攻打城墙城门。
仅仅存放粮食的库房和部分府衙被烧毁了。
真正让他们难掩忧色的,是空荡荡的街道巷陌。
数月前,因为清廷拨来的银饷,他们才在这里过了一个快活的春节。
如今却是残破至此。
明军在云滇的大势已定,昆明城以后更是会在两国交锋下彻底被摧毁。
就像屡被摧残的成都府城一样,完全成为一座空城。
从辽东到云滇,他们似乎没有退路。
吴三桂目光横扫过神情复杂的诸将。
蓦然想起山海关那一天。
彼时谁也想不到他会向多尔衮请兵,放清军入关。
李自成想不到,部将们也想不到。
毕竟他家产家眷,乃至部将的家产都在京城。
吴三桂走上已经摘下平西王府匾额的大门,回望诸部将。
“你们以为此时此刻,本王必定悲伤不堪吗。”
“必定有离开世守的昆明城,而说不清的遗憾吗。”
“以为我和你们有不堪忍受,未来的死无葬身之地吗。”
诸将官顿时默然。
吴三桂继续严肃道:“朱慈煊再是强盛,能比孙可望领二十万大军出滇吗?”
“此番我再是不堪。”
“有松锦之战时,洪承畴被俘,祖大寿投清,我孤守山海关的不堪吗?”
“有闯贼攻下京城,逼死崇祯先帝,我夹在顺清中间的不堪吗?”
“有刘文秀强盛,将我逼到保宁,差点退出川蜀的不堪吗?”
吴三桂望着紧张不安的诸将,再次追问:“朝廷将我从锦州调汉中,再调云滇,我们未尝不能再走。”
“六千里路都走了,还差这千百里吗?!”
(本章完)
在不久就是夏至,此时的云滇草木葱茏,翠意盎然下一片生机勃勃。
然而楚雄府此时该犁地准备插秧的田地中,却只见寥寥老叟。
清军在楚雄府和景栋府的明军沿着元江对峙,哪还有平民百姓这时候敢冒头的。
甚至伴随的明军不断宣传,代清在昆明府的失利,清军向东边的撤离,被楚雄百姓所知。
几乎所有百姓不是逃往景栋,就是躲进山林。
吴三桂站在高处往东边眺望。
无量山被茂密的森林覆盖,些许茶农正在慌忙采摘普洱茶树长出的嫩绿新芽。
哀牢山还未散尽的云雾笼罩峰峦之间,山腰上层层迭迭的梯田,在铺洒的阳光下,泛起一片片银光。
和辽东截然不同的风景,一时让吴三桂有些入迷。
镇守云滇两三年,他还没仔细览阅过彩云之南。
此次一别,也不知道还有机会没有。
吴国贵抿了抿嘴唇,不甘道:“王爷,让末将领辽东精锐去景栋府城试探一下吧。”
在得到张勇传信后。
吴三桂本部军队,经过一日的争论后,还是决定立即北上楚雄。
钱没了,还能抢。
不能被明军数万大军堵在滇南。
再过些时日,等到李定国跟过来,包抄他们,到时他们想走也走不了。
他们此时刚过蒙化府,抵达楚雄府边境的定边县。
不是没有机会从哀牢山和无量山中间,直插景栋府城。
吴三桂微微摇头:“你能去多少?”
“就和楚雄府城之前的多隆和白含真说的一样,两三千兵突破不了马自德赵印选的明军。”
吴三桂回首看向吴国贵:“全军进入景栋府,沐天波堵住镇沅府,李定国堵住蒙化府,我们怎么走?”
吴国贵嘴唇翕动,随即轻叹一声。
他也知他在勉力强言。
不但是南北,朱慈煊会师反正的大西旧军,攻下楚雄府,连东面也被堵住。
到时他们只有学朱由榔南逃洪沙瓦底,试试擒拿挟持永历帝。
张勇往北边遣军,八旗军队在尚善阵亡后,也是艰难突破朱慈煊的围剿,撤至曲靖府,汇合尚可喜。
那一万多在大理府的大西旧军,也被祁三升吴子圣策反。
就连他们自己军中的土司兵听到朱慈煊收复滇南滇西,也是连夜哗变逃跑。
除了曲靖府广西府广南府,整个云滇,清军就只剩不到两万的平西藩军了。
而随着李定国进入滇西,不算那些杂七杂八的土司兵洪沙兵。
正儿八经的明军数量就是他们的两倍有余。
不抓紧跑路,就是被朱慈煊两面包夹之势。
吴国贵恨恨道:“张勇尚善误我们平西王藩。”
尚善怎么敢率一个牛录就去追杀朱慈煊的。
在腾越在永昌,他们还没说清楚朱慈煊的武勇吗?
吴国贵自己绕道偷袭明军,两千骑兵都被朱慈煊几百骑杀退。
尚善如果活着,至少能带八旗兵在昆明府策应一下他们。
吴三桂再次摇头:“别管他是不是自作聪明,身首异处的教训足以让清廷和尚可喜、爱星阿他们清醒一二。”
尚善身为固山贝子,代清之前的多罗贝勒。
虽然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孙,比不上亲孙尼堪。
但姓爱新觉罗,还是和孔有德那个异姓王差不太多。
看到小股明军斥候从无量山哀牢山中间驰骋出来。
吴三桂挥了挥手,让休整一夜的大军继续拔营北返。
等到第三日入夜,平西藩军方才抵达楚雄府城。
而早已在此等候多日的吴应麒连忙跪下请罪:“父亲,是儿臣办事不力。”
吴三桂面无表情的扶起二子,眼中莫名浮现一抹哀色。
“辱母之仇,何说你,连郑延平那个海寇在亲父降清后,都还盘踞海外抗清十五载。”
只是这下,吴家是真的不能脚踩两只船,在大明代清中间横跳了。
让吴应麒以后再找机会投明?
万不可能的。
也只有老朱家喜欢姐弟恋,母子恋。
朱慈煊真跟他宣扬的二祖显灵,列宗保佑似的。
他祖宗宪宗皇帝专宠自己乳母万贞儿,他就临幸他伯父崇祯帝差点收入宫中的美人。
吴三桂不是没动过心思反正投明。
朱慈煊猛的不似人,堪胜皇太极多尔衮。
但就算朱慈煊有南蛮列国为根本,现在还是清强明弱,不谈朱慈煊会不会半道崩卒,至少也要十年后才能和代清决胜负。
那时他都快六十了。
而他长子,名义上真正的儿子吴应熊还在京城呢。
吴应麒起身俯首道:“父亲,我已从平西王府的佐领中挑选了一些精兵。”
“尚可喜也往西边,靠近昆明府派遣张勇赵良栋接应我们。”
吴三桂轻轻颔首。
作为代清的一份子,他也有自己的八旗。
五十三个佐领,全是他山海关投降的辽东明军,这些才是他的根本。
此番在滇西木邦折损不少兵马,正要重新补充。
翌日,将楚雄府收刮殆尽后,吴三桂率两万亲兵军队,继续赶往昆明。
等抵达昆明府城。
军中士卒见到自己家眷,方才彻底安心。
而自吴三桂以下的平西部将,见到昆明城,顿时陷入沉默。
这座繁华的西南重镇,并未被朱慈煊摧毁。
甚至因为马自德投明反叛,明军都没攻打城墙城门。
仅仅存放粮食的库房和部分府衙被烧毁了。
真正让他们难掩忧色的,是空荡荡的街道巷陌。
数月前,因为清廷拨来的银饷,他们才在这里过了一个快活的春节。
如今却是残破至此。
明军在云滇的大势已定,昆明城以后更是会在两国交锋下彻底被摧毁。
就像屡被摧残的成都府城一样,完全成为一座空城。
从辽东到云滇,他们似乎没有退路。
吴三桂目光横扫过神情复杂的诸将。
蓦然想起山海关那一天。
彼时谁也想不到他会向多尔衮请兵,放清军入关。
李自成想不到,部将们也想不到。
毕竟他家产家眷,乃至部将的家产都在京城。
吴三桂走上已经摘下平西王府匾额的大门,回望诸部将。
“你们以为此时此刻,本王必定悲伤不堪吗。”
“必定有离开世守的昆明城,而说不清的遗憾吗。”
“以为我和你们有不堪忍受,未来的死无葬身之地吗。”
诸将官顿时默然。
吴三桂继续严肃道:“朱慈煊再是强盛,能比孙可望领二十万大军出滇吗?”
“此番我再是不堪。”
“有松锦之战时,洪承畴被俘,祖大寿投清,我孤守山海关的不堪吗?”
“有闯贼攻下京城,逼死崇祯先帝,我夹在顺清中间的不堪吗?”
“有刘文秀强盛,将我逼到保宁,差点退出川蜀的不堪吗?”
吴三桂望着紧张不安的诸将,再次追问:“朝廷将我从锦州调汉中,再调云滇,我们未尝不能再走。”
“六千里路都走了,还差这千百里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