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98章 西南宣抚司
  朱慈煊刚开始没召开朝会,是清楚自己面对永历旧臣会处于下风。
  对这些一直跟着永历帝跑到滇西,都始终坚持抗清的文武群臣。
  肯定是不能动手搞大清洗的。
  没死在东虏手里,在自己人手上丢命,不也是在重复南明旧事嘛。
  譬如刑部尚书尹三聘。
  自始至终都没投降,还和杨武刘苣一起收复腾越关,准备进入洪沙瓦底救驾。
  只是被杨武背叛出卖,才成为大明遗留云滇的文臣。
  何况连金维新这个马吉翔奸党成员,朱慈煊都重用放过。
  对这些抗清志士,也没必要动用大手段。
  而且,因为囚父夺权,本就法理不正的朱慈煊,还要从这些大臣们手中获取合法权呢。
  这就很无奈,哪怕大明仅剩大猫两三只。
  但法理却是一脉相承的。
  崇祯帝连带京城的官员被一锅端后。
  两京制度下南都班子拥立了弘光帝。
  南都沦陷,四下奔逃的文武大臣们又先后拥立了隆武帝和鲁王监国。
  隆武帝殉国,陈子壮丁魁楚他们又拥立了永历帝,并在后续去除鲁王监国称号。
  唐王绍武哪怕是兄终弟及,都不及永历帝正统,很大原因就在多数大臣选择了朱由榔。
  所以朱慈煊需要旧臣们承认合法权。
  再者说,朱慈煊对旧臣们只感觉些许刺手,都称不上麻烦费事。
  和这些进士出身,张口道理闭口成例的大臣们争论,朱慈煊和他麾下那群武将军师,万不是对手。
  等到任国玺邓士廉抵达滇西。
  先放两波人嘴炮几天,朱慈煊才不紧不慢的开会议事。
  当下诸事繁杂,第一要务是军事。
  朱慈煊这边是安置百姓流民,云滇打了半年的仗,地方种收减产,在留够军队的粮食后,洪沙瓦底运来的粮稻首先要分发给百姓。
  吴三桂那边是昆明城被洗劫烧毁一空,要等从桂粤湖广调来的粮秣。
  明清双方都暂时缺粮,至少冬天前是打不起来的。
  第二件事自然就是对收复的滇西滇南留镇治理。
  流离的百姓要收拢齐编,荒芜的田地需重新开垦。
  大明文武群臣们此时张开獠牙,纷纷自荐去往地方府县。
  不待中枢,镇守地方。
  文武大臣当然不可能是想要放弃朝堂权力,去往前线为大明为太子尽忠职守。
  而是盯上了朱慈煊的国库。
  赈济百姓,开垦荒地,兴建水利,安置室庐,修缮城墙,训练乡勇。
  哪一项不要钱?
  钱的过程中有些损耗也很正常吧。
  而见识过吴三桂捞钱手段,对大明政治生态有所了解的朱慈煊自是严词拒绝。
  别看马吉翔这个当了两三年的大明首辅,只有几千藏金。
  那是因为他在阿瓦城被囚禁,根本没啥捞钱的机会。
  他跟着永历帝从永昌逃亡洪沙时,地方土司为了求取大明册封,都私贿了他千金。
  而据马宝透露南明往事。
  隆武永历朝起初,有个叫王化澄的大臣,擢监察御史巡按粤东。
  彼时大明两京十三省不是代清攻占,就是在大顺大西土司手中,唯独粤东偏安。
  王化澄在粤东巡按几年,就收刮了二十万两。
  王化澄头顶上还有个夸张到极致的南明首辅,两广总督丁魁楚。
  又奸又叛。
  起初排斥苏观生入阁,引发永历绍武之争。
  后续又将弘光隆武的阁臣们踢出中枢,和宦官勾结,独揽大权。
  后来投清的李成栋连下三省,擒杀两帝。
  逼着朱由榔逃往湖广
  永历朝第一任首辅丁魁楚,当然选择背叛大明了。
  私下给清军将领送了几万两贿赂,让李成栋接受他的投降。
  李成栋也假模假样的纳降许诺,等丁魁楚放松警惕,直接杀全家抢钱财。
  完美贯彻,杀了你也是我的。
  马宝这些李成栋的部将搜查丁魁楚三年官囊,四十艘舟船的财货。
  黄金八十四万,珠宝若干,近千万两白银。
  朱慈煊听闻后,只能说声牛掰。
  粤国公瞿式耜没钱给将士发饷,都要拿妻子的发簪来犒赏军队。
  这一千万两拿给总督湖广的何腾蛟,督师顺营的堵胤锡。
  至少能坚守住西南,等大西军出滇,足够和代清划江而治了。
  话说回来,大明文臣们如此作派,朱慈煊怎么敢把钱交给他们。
  而听说太子殿下要将三千万两全留给军队。
  不少大臣都微微颔首,又一时愕然。
  治理完地方,重新征税,不是更源源而来嘛。
  四万大西旧军能多少钱财?
  但想到邓士廉任国玺等人说太子要五年平虏。
  不少人心中只觉牙酸。
  大西军出滇五年,他们也就艰守云贵川湖,在西南一隅与清军对峙。
  五年平虏?
  五年能打回南都,都要感谢二祖列宗的保佑了。
  几个精于算术的文臣心中飞速估量。
  别管是不是五年平定天下,至少要准备十万精锐饮马长江。
  十万大军的月食粮饷马料火器,五年至少要三千五百万两。
  眼下只有近五万的大西旧军,还要准备训练装备五万新军。
  新军的甲仗马匹又是小两百万。
  几位估算的文臣也齐齐牙酸。
  别说从太子腰兜里掏钱,现在他们还欠太子的北伐大军,七百万两。
  这还没算将士阵亡的抚恤。
  按崇祯朝一个普通士兵三十两的抚恤金,又是至少一百万两支出。
  欠饷欠抚恤?
  西营忠贞营可不少被欠饷的大明边军出身。
  左良玉何腾蛟这两人,为了给军队发饷,也没少纵容将士屠城抢劫。
  三千七百万,自是个天文数字。
  但据刘玄初所说,去岁伪清朝廷光支出军费就是三千五百万两。
  大明如果想要抗清,每年小一千万两是必要的。
  孙可望当初是怎么做到的?
  唯一的幸好,是郑延平那十万大军不用他们管。
  否则,也别抗清了,大家收拾收拾行李,到南洋重建南明吧。
  朱慈煊端坐大堂主位,微微扫过文武群臣。
  左右两边泾渭分明。
  左边李定国为首,下是邓士廉和任国玺,以及朱慈煊的军师武将。
  右侧则沐天波为首,三位永历阁臣,以及一批文武旧臣。
  永历帝滥官滥爵,大理府现在侯伯满地走,国公多如狗。
  不算大西旧军的将领,大大小小的文臣武职有小两百人。
  留在阿瓦城,挨过三清教育的文武都还有数十人呢。
  外貌修伟的扶纲出列开口:“殿下,国家倾危待覆,需以行稳。”
  “朝堂上下,无不愿随殿下收拾山河,还于两京。”
  “然现在我们偏安云滇边隅,当以长远为计,莫求数年实现中兴。”
  沐天波也适时出声:“太子殿下,我们虽有东吁勃固二国为根本。”
  “但殿下许以轻徭轻赋,光是整顿南蛮列国,就需两三载时间。”
  “殿下常言晋王和延平郡王为国之二柱,然晋王也是在云滇休养三载方才出滇,延平郡王更是收拾海外,养精蓄锐十年。”
  “首要之务,需将清军驱逐出云滇,然后安稳云滇,与民休息。”
  朱慈煊不由蹙眉。
  扶纲是永历朝廷的首辅,雷跃龙年迈没有太多精力,扶纲和李定国分管文武。
  不知道朱慈煊有挂,当然是老成持重的建议。
  沐天波就不多说了,朱慈煊拿了沐王府的积蓄,就开始和朱慈煊不对付。
  风上之地有什么好整顿的?
  每年朝贡提供的粮秣少半点,派一支军队敲打一下就是了。
  朱慈煊望向扶纲后面蠢蠢欲言的群臣。
  真有点烦,全部送去东南亚吧。
  “黔国公,你说郑延平,可知他如何盘踞海外十年,而兴二十万大军差点收复南都?”
  沐天波微微一怔,犹豫开口:“当是海上贸易利润丰厚,臣闻崇祯时钞关税额即有二十万两白银。”
  大明朝中后期可没有闭关锁国。
  隆庆开关,海上贸易蓬勃发展。
  欧洲开发美洲,曰本银矿的挖掘,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华夏。
  诞生了汪直郑芝龙这样的大海贼。
  大明躺着收钱也不少。
  引税、水饷、陆饷、加赠饷。
  长江运河上钞关对船舶载重进行课税。
  贡船返回,船员携带的私货进行抽分,十取二。
  朱慈煊点了点头,转首看向任国玺:“任卿,潘璜武大定镇守马都八军民宣慰司,这半年来收益如何,东吁勃固暹罗三国,在马都八港口可不少贸易往来。”
  任国玺拱手道:“禀殿下,英国人和葡萄牙人知晓我们和荷兰人在开战后,都给予了些支持。”
  “往年只有三四艘英葡商船到马都八,今年上半年就有了十艘。”
  “东吁王和勃固王兜售货物,潘璜都征其税饷,征得五万两。”
  “又有南洋汉人织布制瓷,广受欢迎,陈安德与潘璜设制造局,半年获利三十万两。”
  洪沙瓦底没啥香料,不是东南洋海上大贸易的枢纽要道。
  但架不住大米和柚木多。
  每年下洪沙除了运粮给上洪沙的王都军队,还出口百船以上的大米给欧洲的殖民地。
  光稻米贸易一年就十几二十万两。
  而洪沙瓦底森林资源丰富,建筑造船的柚木举世闻名,木材贸易又是大几十万两。
  值钱的玉石珠宝更是连莫卧儿也来收购。
  沐天波听到半年三十五万的收益,已经有些猜到太子的安排,神情不由动容。
  知晓其中具体贸易的朱慈煊轻轻颔首,对着沐天波说道:“黔国公,你说需整顿南蛮列国以为中兴根本,西南各土司宣慰司本就是归沐王府所管。”
  “那就你替孤去治理风上之地的各国吧。”
  “代清在郑延平的压迫下,禁海封关,料想欧洲和南洋都需我大明文明之物。”
  “孤欲设西南宣抚司,黔国公你来为西南宣抚使,统管西南各国。”
  沐天波抿嘴,眼神复杂的望着好女婿。
  真真切切的好女婿。
  一年七十万,要是将云滇的茶叶瓷器也送至勃固马都八,何止百万两。
  只需十载,就赚回沐王府的损失。
  就算十年以内,西南宣抚司的收益要留给太子中兴大明。
  沐家也不亏。
  到时候,太子重现永乐盛世,再下西洋。
  西南宣抚司就是西洋宣抚司。
  只能说李定国封无可封,太子留给李家世守南都的魏国公徐达家族的位置。
  把海外魏国公之位留给了沐家。
  何止与国同休,有着麓川高原的隔绝,沐王府未必不能像播州杨氏传承八百年。
  沐天波当即肃容而立:“臣定不负殿下所托,必整顿治理好南蛮列国,为殿下每年奉上百万粮饷。”
  部分土司头人望着跳到太子那一边的沐天波,顿时瞠目结舌。
  黔国公,你不是说好支持我们的吗?
  朱慈煊察觉到土司头人们的异样,开口道:“别望着黔国公了。”
  “你们的田地,孤是一定要收为皇庄的。”
  “让百姓耕种,为北伐大军供粮。”
  “也不会太久,孤五年平虏,就向你们借五年。”
  “陶斗,你来做个表率,就从你们景栋府开始。”
  景栋土知府陶斗闻言,立即欲哭无泪。
  被赵印选胡一青逼着反正投明,谁想到大明第一刀就捅向他。
  能拒绝吗?
  谁敢说不。
  大西军入滇之所以能搞营庄,就是得到沐天波的许可。
  李定国废除营庄,一是有点搞不下去了,二是沐天波的否决。
  毕竟孙可望搞营庄时,损失最多的地主就是沐王府。
  没沐王府,他们什么也不是。
  朱慈煊继续道:“先别丧着脸,除了旧例留给你们的一成粮食,孤也许你们带着茶叶去下洪沙售卖。”
  “云滇古有蜀身毒道,今有茶马古道,你们也该知晓其中的收益。”
  “五年内,孤也给你们轻税。”
  陶斗先是一怔,紧接着欣喜若狂,连连俯首谢恩。
  景栋府的普洱茶,从洪武年就是贡品了。
  他们这些小土司也就私下藏点售卖,大头前有沐王府,后有吴三桂来垄断。
  种茶的土司根本没啥利润。
  现在,陶斗只希望太子殿下干脆将他家的土地直接收为皇庄算了。
  种地哪有卖茶暴利。
  解决完沐天波和云滇土司,朱慈煊最后看向文武群臣。
  “除了马都八军民宣慰司,孤还要在洪沙瓦底乃至阿拉干暹罗亚奇等国设置军民宣慰司。”
  “诸卿,可去否?”
  二合一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