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33章 王佐之才荀彧的激动:荀李联姻,一场改变颍川格局的豪赌?
  “侯爷是想李氏与颍川大族联姻?”
  司马徽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再看李昭的目光,俨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从招揽颍川大才,到与颍川大族联姻,这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李昭看着司马徽那惊异目光,倒也不遮掩,对司马微拱手道:
  “李氏正是此意。”
  “昭一直相信人才是一个家族壮大的根本。而李氏所缺,便是人才,便是底蕴。欲壮大李氏,欲想李氏在北疆有一番作为,少不了有才之大才相助。”
  “李氏相比于颍川的众世家而言,终究是外人,岂能得到对方真诚、大力支持?”
  “纵然是先生为昭推荐的三名大才,昭也相信他们皆有才能,但,这三人中除了出身寒门的戏志才,容易招揽,可得其死心塌地效力。其他荀彧、钟繇怕都是颍川两族中流砥柱。如此核心子弟,荀氏、钟氏的家族希望,两家又岂会让他们不留余力的帮助李氏?”
  “因此,纵然昭为大汉车骑大将军,显赫一时,却也实在难以从颍川各大世家得到不留余地的支持。”
  “李氏唯有打入颍川这盛产人才各大家族,成为自家人,才能够让颍川各大世家真心相助。李氏乃将门,统兵作战,这自然不在话下,所缺是智谋、政务人才,李氏与颍川世家互补,又岂不是一条长远之道?”
  “因此,李氏欲成就一番功绩,还请先生助李氏一臂之力。”
  李昭对水镜先生司马徽拱手解释着李氏与颍川世家大族联姻的必要性。
  在汉朝尤其是名士,皆有自己傲气与傲骨,让一个名士去说亲,那也有前提。
  最起码要说服对方。
  李昭一番陈述说出,草庐内的水镜先生司马徽虽然明白这是李昭的野心,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李昭说的有道理。
  越是有气节的大世家,如荀氏这般出过荀氏八龙。就算是征辟入朝为官,这些世家之人还要想想要不要去。
  荀彧是荀氏家族的未来,纵然李昭是车骑大将军,欲想征召,恐怕荀氏都会慎重考虑,还不一定会放人。
  朝中三公太尉、司空、司徒以及九卿,高级官员多了去了,并不止李昭这一个。
  凭什么要从李昭一个武将这里出仕?
  因此,李昭欲走联姻一道,打感情牌,先与对方成为一家人的策略,让水镜先生司马徽都不禁暗赞却是不失为一条捷径。
  草庐内,李昭说完,便与贾诩目光皆放在了司马徽身上。
  司马徽沉吟良久,最终点头叹息苦笑道:
  “侯爷说服徽了。既然侯爷所为也是为了大汉边疆,为了并州百姓,那徽便破格为李氏充当媒人便是!”
  司马徽苦笑着说道,最终还是答应下来了帮助李氏。
  他并没有受李昭威胁,也没有很不情愿,不是被迫的。
  实际上,他司马徽愿意为李氏推荐人才,乃至破格去成为李氏的媒人,还是因为李昭从大义、情感说服了他。
  大义指的是,并州治理关乎大汉边疆与百姓安危,另外李昭立志言要平衡好夏胡族与大汉之间关系,立求大汉万里边境再无边患,如此深明大义,让他司马徽都感觉到了向往。
  其次是情感上,李昭以“续两家旧缘”为切入,言可以通过李氏崛起、辉煌,洗刷太史公因为李陵案受到的屈辱。
  李昭的精妙之处在于,两重逻辑环环相扣,通过“大义理想之举+家族情义”的双重叙事,最终使他司马徽卸下了心理防线,愿意主动“助李”。
  这是一种“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妥协”。
  草庐内,李昭听到司马徽的话,大喜过望,立即对司马徽拱手谢道:
  “谢水镜先生,他日若是李氏有所成就,定不忘水镜先生今日之情!”
  “徽不过一个山野村夫,不求荣华富贵,也不求官爵,侯爷不必如此,侯爷欲李氏联姻颍川大族,不知可有什么想法?”司马徽很快便把话题转移到了联姻之事上,对李昭问道。
  李昭闻言,倒也不迟疑,对司马徽道:
  “昭确实有一些想法,李氏一门俊杰其实并不少。吾堂弟李辰现为大汉镇西将军,也是被赐爵狄道亭侯。吾另外一个堂弟李猛之前被封为北军五校中的步兵校尉,马邑大捷也立下了功勋,只待这次平定黄巾后陛下再行封赏。”
  “因此,吾堂弟李辰、李猛二人皆为李氏俊杰,婚配颍川大族也是门当户对,昭欲为他们在钟氏、郭氏中挑选女子联姻。”
  顿了顿,李昭又道:“至于荀氏,在颍川中名头最盛,也是最多人才之家,本侯欲亲自与荀氏联姻,不知水镜先生以为如何?”
  草庐内,水镜先生司马微初开始听着李氏的李辰、李猛皆俊杰子弟,配上颍川各家那都是高配,自是点头,确实两人皆是李氏顶梁柱。但是,司马徽后面听着李昭竟然想自己联姻颍川荀氏,安排李辰、李猛在钟氏、郭氏中挑选女子联姻顿时哑口无言,一双眼睛颇为无奈看着李昭。
  李氏一门三俊杰李昭、李辰、李猛三人皆要联姻颍川世家?
  他司马徽都要去当这个媒人?
  不错,李昭确实欲重仓颍川世家。
  自己迎娶荀氏女子,为李辰、李猛也安排钟氏、郭氏女子,如此,陇西李氏一连与颍川荀氏、钟氏、郭氏三家连上关系,李氏在颍川便可以打开局面,打响名头了。
  “先生以为可是有什么不妥?”李昭当没有看到司马徽的无奈表情,笑着再问道。
  司马徽闻言,摇头叹息道:
  “这次徽在颍川真的没有脸皮了,不过,若是能够让侯爷实现今日对吾所说志向,徽纵然拼了没有脸皮,也是值得了。”
  一边说着,司马徽对李昭拱手,道:
  “此事徽应下了,侯爷且等吾消息!”
  李昭听到司马徽答应下来了,成为李氏媒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对司马徽一阵感谢。
  接下来,李昭又与司马徽一番商议一些联姻细节。
  李昭表达了自己愿意以“侧室之礼”,迎娶荀氏女子,这让司马徽一阵点头,李昭在迎娶了万年公主刘慕为正妻情况下,以侧室之礼联姻荀氏,礼仪是不差了。
  “水镜先生既然向昭推荐了寒门子弟戏志才,昭想要与之一见,能否唤来!”
  李昭与司马徽商量完联姻的细节后,突然说到了一开始推荐的三人之一的戏志才,笑道。
  司马徽微微一怔,看着李昭,点头笑道:
  “侯爷对人才真是求贤若渴啊,不仅谋划颍川大族大才,同样对寒门子弟也不放过啊。”
  “不过既然侯爷又如此求贤之心,徽这就让人把戏志才请来。”
  说着,司马徽来到门前,让书童去把戏志才请来。
  李昭听着司马徽让人去请戏志才的话,脸上却是露出了期待之色。
  ……
  颍川书院内。
  因为李昭亲临,让整个书院的学子们并不平静。
  一来是因为李昭声名在外,数破异族,发明李侯纸,在大汉内有着不弱于后世巨星级的影响力与受欢迎程度。
  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李昭被封为车骑大将军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不知道武睿侯到颍川学院有什么事情?听说是拜访水镜先生去了!”
  “这还不清楚吗?水镜先生司马徽可是太史公之后,陇西李氏与司马迁本就有渊源,来到阳翟,拜访水镜先生多正常啊!”
  “武睿侯真是英武非凡啊,初至阳翟便覆灭了城外黄巾,武睿侯骁勇善战不下卫霍,时至天下乱起,若是能够跟随武睿侯建功立业便好了!”
  ……
  颍川学院内,三五一成群的颍川学子聚集着,颇为激动、亢奋着议论着到颍川学院的李昭。
  在一颗大树下。
  一个身穿洗的发白的寒酸十七八岁青年,与一个十三岁身体痩削但眼眸颇为灵慧的少年站在一起。
  两人余光皆看向学院深处的一间草庐。
  那正是司马徽的草庐。
  “志才兄,你也以为这武睿侯到颍川学院是单纯拜访水镜先生的吗?”少年郭嘉听着耳边传来的其他同窗的议论声,对戏志才笑道。
  戏志才正看着司马徽的草庐,眼眸中并不平静,甚至有些紧张与期待,听到身边好友郭嘉,这个颍川小太公的话,戏志才摇头道:
  “车骑大将军此来颍川学院目的未必如此简单。如今天下各处黄巾乱起,颍川的黄巾大多集中在昆阳城,车骑大将军不前往昆阳城,反而先清扫了阳翟城城外黄巾,这其实并不能够完全说的通!”
  “而且,陇西李氏与司马氏早已经多年未有联络,水镜先生又隐居于世,焉能让车骑大将军专程拜访,恢复前旧,因此,车骑大将军此来颍川学院定然有所求!”
  “这里是颍川学院,没有其他,只有聚集于颍川的学子。因此,车骑大将军此来颍川学院应该不是单纯恢复与司马氏前旧,应该还有招揽颍川才子之意。毕竟,车骑大将军肩负平灭天下黄巾之重任,当先开府,募集贤才,才好平灭黄巾!”
  戏志才眼光灼灼看着水镜先生草庐,另外一边却是轻声对好友郭嘉说出自己的判断。
  而正是因为戏志才判断出李昭来颍川学院的目的。此时,戏志才才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他戏志才想要出仕!
  相比于颍川其他世家大族子弟如荀彧、陈群等人,有强大的家族背书,自然不差前途。
  但是,他戏志才出身寒门,虽然在颍川学院求学,但是就算是她学有所成,也不一定有前途。因为,就算是举孝廉都轮不到他。
  只有出身寒门,才更加知道在汉朝几乎断绝了上升途径,想要出仕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李昭若是在颍川学院招募贤才,便是他戏志才的机会啊!这让戏志才如何不紧张!不期待!
  少年郭嘉听着戏志才的话,当即眼眸闪过一抹赞赏,笑道:
  “知我者,戏志才也,英雄所见略同啊!”
  “之前嘉便感觉武睿侯英雄出少年,以十八岁之龄大破鲜卑闻名,另有种种事迹,嘉便好了其应该有些本事。现在看其刚被封为车骑大将军,不仅没有急着进攻黄巾,反而前来颍川招募人才,倒真是令人另眼相看啊!”
  少年郭嘉赞同着戏志才的猜测,同样,也不由赞赏起李昭来了。
  戏志才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就在戏志才与少年郭嘉交谈之时,水镜先生的书童走了过来,立即吸引了周围颍川学院学子们的注意力。
  “戏志才,先生喊你过去一趟!”
  书童急匆匆来到戏志才面前,忙说道。
  “水镜先生喊吾!”戏志才听着书童的话,整个人又惊又喜,有些不可置信。
  一旁的少年郭嘉也是一怔,倒是很快恢复过来,看着震惊与惊喜的好友,不由笑道:
  “志才兄,还不快去,你的造化到了!”
  戏志才终于反应过来了,被少年郭嘉的话提醒,内心欣喜、激动,不过,戏志才还是忙控制住,道:
  “吾这便过去!”
  说着戏志才在众颍川学子们羡慕的目光下,向着水镜先生草庐走了过去。
  ……
  戏志才进了水镜先生草庐后,果真不出预料,经过水镜先生司马微推荐,李昭直接对他以“掾属”官职对他进行征辟。
  这让戏志才颇为激动与喜悦,掾属甚至只是个两百石俸禄的小官。
  主要负责车骑大将军府中的各项具体事务,包括文书处理、行政管理和军事协调等。
  但是,这已经是车骑大将军的直系下属了,未来自然有机会提拔上来,并且,他直接从一个没有官职在身的草民成为掾属已经不错了。
  草庐内,李昭看着面前戏志才,眼中止不住的欣赏。
  【姓名:戏忠,字志才,颍川才俊】
  【年龄:18岁】
  ……
  【谋略:96(未达巅峰,可继续成长)】
  【政治:91(未达巅峰,可继续成长)】
  【好感度:82(对于宿主带领陇西李氏由寒门到辉煌,颇为敬佩,并视宿主为榜样。对于抵挡、大破外族,镇守大汉边疆,也很是敬佩与向往,对宿主未来很是看好。)】
  【综合评价:五星,东汉末曹魏幕中隐锋之智囊。其谋如暗夜烛火,于乱世迷局中为曹操点破迷津——破袁绍的“十胜十败”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定鼎北方,平兖州三略稳固根基,虽史笔惜墨,然“志才亡则无计可商”之叹,足证其运筹之绝。后世追慕其智,常以“未展之才,遗珠之憾”誉之。】
  李昭看着戏志才豪华的属性面板,也是双眼闪烁光芒,只要把戏志才收到麾下,并且尽可能帮助戏志才续命,又是李氏好大谋士!
  “戏志才拜见大将军,愿意追随大将军!”
  草庐内,戏志才几乎没有迟疑,便对李昭拜倒,表示追随,若是豪族子弟自然不会如此果断,但是,戏志才却明白这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叮!恭喜宿主,汉末顶级谋士戏志才认主,达到奖励标准,奖励宿主一次大转盘抽奖机会!】
  脑海中提示音响起,李昭颇为振奋与开心,立即上前,双手郑重扶起戏志才道:
  “吾得志才相助,如鱼得水,未来可期矣!志才之才,吾听水镜先生所言了。此后,吾之军中府内,便托付于志才多费心了!”
  李昭眼中满是欣喜与期待,哪里又只是对待一个小小的“掾属”态度。
  这让戏志才一时间只感觉受宠若惊。
  但是一旁水镜先生司马微看着李昭对人才的态度,心中只感觉欣慰,不过却也眼眸微眯上下打量重新审视着李昭。
  ……
  司马徽行动还是很快的,翌日,第一站先到的便是荀氏。
  荀府,大厅内。
  荀家主荀绲热情招待了司马徽。
  荀爽、荀攸、荀彧等人皆陪同。
  一番叙旧。
  酒过三巡,宴过五味。
  司马徽端坐席间,面色红润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笑道:
  “荀公,今日徽前来,实有一桩关乎颍川世家兴衰的大事相商。”
  大厅内,荀绲、荀爽、荀攸、荀彧等人心中一跳,暗道终于来了。
  李昭昨日刚拜访了司马徽,今日司马徽便到了荀氏,若是说没有重要的事情,他们皆是不信。
  只是,司马徽语气倒是让他们皆侧目,关乎颍川世家兴衰的大事相商?
  “水镜先生,还请直言!”荀绲捋着胡须不置可否道。
  司马徽微微沉吟,斟酌用词,说道:
  “今日徽此来乃是为车骑大将军。武睿侯为将门之后,然其心怀大志,因此欲在并州开疆拓土、重振汉室边疆,让并州九郡皆充斥汉家百姓,开垦荒地,安居乐业。车骑大将军欲开天辟地,他希望让已经进入草原的夏胡族一统草原,并与大汉和平共立,让大汉万里边境从此不再有外患!”
  “然李氏虽勇武,却缺智谋之士以及擅政务之士,需要求助于颍川众世家大族,故武睿侯有意代表李氏与荀氏结秦晋之好,结为一家。”
  司马徽的话一出,让大厅内荀绲、荀爽、荀攸、荀彧等人皆是不淡定了起来。
  昨天下午,李昭便已经让人在阳翟城中散布并州现在的情况,朝堂公卿将对并州的开垦事情,以及夏胡族与李氏的关系与李氏的盟约这些消息了。
  这些消息昨日已经让颍川众世家无不震惊北方的变化了。却也算是让颍川世家大族明白了并州以及北方情况了。
  现在大厅内荀绲、荀爽、荀攸、荀彧等人听着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出李昭在并州志向,以及夏胡族与大汉和平共立,大汉万里边境不再有外患的志向,又是一片震惊。
  这若是真的完成了,真是可以造福整个大汉北方,乃至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功绩了!
  不过,大厅内几人皆是智谋高绝之人,尤其荀彧、荀攸二人立即眼中绽放精光。
  两人却是感觉以李氏在并州地位、功绩、权柄以及与夏胡族内部的关联,其实未必没有希望做到。
  大厅内,荀绲眉头微挑,抚须深吸一口气,这消息着实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是荀绲也是聪明人,不提李氏志向如何,单单李昭表现出的优秀,便令人不能拒绝。
  荀绲对司马徽道:
  “武睿侯,吾亦闻名已久,然荀氏虽非顶级豪门,却也非等闲之辈。联姻之事,非同小可,不知李侯欲以何等礼数相待?”
  司马徽闻言,听出荀绲心动,语气恳切,拱手道:
  “荀公明察,武睿侯深知荀氏之贵,故愿以侧室之礼迎娶荀氏之女。此外,武睿侯更直言,并州之地虽偏远,然其志在平定边患、安抚胡汉,此等大业,非荀氏之智谋不可成。武睿侯已开府募才,荀彧、荀攸等荀氏俊杰,皆可入幕府参赞军机。若李氏在北方有所成就,荀氏必有功勋,名垂青史。”
  司马微言辞恳切,说的荀绲都有些上头,但是,不得不说司马徽的言辞很有说服力。
  不过,荀绲也是明白,此事很是重大,笑道:
  “正如水镜先生所说,此事事关荀氏未来兴衰,当慎重思虑,今日先生来意,荀氏已经知晓,且等荀氏商议过后再给答复?”
  “自当如此!”司马徽闻言,笑道。
  接下来,几人又是一番吃喝,不过却是都心不在焉。
  尤其是荀彧,本就欲重振汉室的他,听到李昭的志向,此时心中已经开心振奋了起来,一双眼眸放光。
  若荀李联姻一场,凭借李氏的武略,荀氏的才智之士,无疑会是改变颍川,乃至北方格局的豪赌?
  送走司马徽,大厅内荀绲、荀爽、荀攸、荀彧等人再次聚集一堂。
  “看来武睿侯真是胸怀大志,此来颍川乃为人才,你们以为荀氏是否要与李氏联姻?”
  荀氏家主荀绲深吸一口气,对几人郑重问道。
  (兄弟们,求持续追读,求不养书!)
  (本章完)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他的视线(西幻1v1)

新叶喵

万国之国

九鱼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楚执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

冰糖大橙子